魷魚內臟油雖然膽固醇含量很高,但富含具有防治心臟冠狀動脈疾病之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本論文以魷魚內臟油為原料,經精製和乙基酯化後 ,分別利用尿素區分法、分子蒸餾法或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製備含高濃度 EPA和 DHA 的乙酯,並降低其膽固醇含量。 魷魚內臟精製油以0.5N乙醇鈉乙醇溶液進行乙基酯化可製備脂肪酸乙酯,其中當試劑 用量為乙醇:精製油=20:1 (莫耳比) 時,於60℃下反應十分鐘可完成;於室溫下則 需二小時。 魷魚內臟油乙酯由50℃開始,以10℃或20℃升溫進行循環式分子蒸餾至150℃ 為止, 可使EPA 和DHA 之濃度提高2∼5倍,其膽固醇含量則降低至原料之1/10 以下,若先 經尿素區分再進行分子蒸餾則效果更佳。 壓力1500∼2500psig,溫度313.2∼328.2K 之超臨界二氧化碳中,16 ̄0、18 ̄1、EP A 等乙酯之溶解度,於定溫下,隨壓力之增加而上升;於定壓下,隨溫度之上升而下 降;而定溫定壓下則碳數愈大者溶解度愈小,且各乙酯之溶解度可由Chrastil所提出 的溶解度方程式描述。利用乙酯之溶解度方程式可定義溶解度和分離效率模式,以分 別預測不同壓力和溫度二氧化碳對魷魚內臟油乙酯之萃取速率和分離效率。 以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區分魷魚內臟油乙酯時,可利用管柱型萃取槽於存在溫度梯 度下區分,且區分進行中可先於分離效率較高的條件下萃取,等較短鏈乙酯被萃取出 來後,再改變條件使溶解度加大,以兼顧乙酯之分離效率並縮短萃取出EPA 和DHA 所 需時間。 於本研究之操作條件範圍內,魷魚內臟油乙酯以分子蒸餾法區分之操作速率一般比超 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快;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之分離效率則依不同操作壓力和溫 度條件而異,可大於或小於分子蒸餾法,但分離效率愈高之操作條件其萃取速率愈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