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03: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慶現
研究生(外文):WU,QING-XIAN
論文名稱:土石流發生力學特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ccurrence of debris flow
指導教授:黃宏斌黃宏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HONG-B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其他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土石流力學特性重力類土石流土壤力學土石流臨界坡度水槽試驗凝聚力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2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土石流發生之規模及頻度,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土石流依動力條件不同可分為水
力類土石流及重力煩土石流。本研究針對重力類土石流發生之力學特性加以探討,並
分析影響土石流發生之因素。
實驗材料取自台北縣林口台地,進行土壤力學性質與水槽試驗之量測,獲得以下結論

1.凝聚力與內摩擦角隨含水量之增加而降低,凝聚力與含水量呈非線性之關係,內摩
擦角與含水量呈線性之關係。所以在土石流臨界坡度之界定上,將c 、φ當成常數是
會造成誤差的。
2.水槽試驗以兩種不同粒徑組成,進行不同含水量下土石流發生之條件。粒徑小於1.
5mm 之土樣細顆粒含量較多,凝聚力為主要影響因素,具有塑性體之特性;在低含水
量之破壞情形類似地滑。小於5cm 之土樣粗顆粒含量較多,粗顆粒間之摩擦效應主要
影響因素,粒徑小於5cm 之土樣一旦克服最大靜摩擦力,即產生快速集體流動現象。
3.當土體含水量高之情況下,實驗之縱斷剖面成長較平滑,較接進流體之特性為連續
動且剪力強度較弱,在較低坡度下就會產生集體流動。
4.以攝影機量測粗顆粒表層之流動速度,結果顯示在起動速度之成長可由此式表示:
V=αt ,其中β值約1.5 。所以對速度取時間微分不等於常數,表示流動為變加速度
,加速度隨時間增加而增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