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稚魚(Larval anchovy),俗稱 仔魚,係指體形呈長條狀、體色呈半透明狀之小 魚,魚種組成有95% 以上為 科魚種。其因具有體型小、成長快、大量發生、生命週 期頗短,游泳速度不快等特性,極易受海況、氣象等因子所左右,因此掌握 科稚魚 分布及其現存量之狀態應該可做為沿岸漁場漁海況變動之重要指標。為究明利用聲探 回訊積分法直接評估其現存量之可行性,本研究首先透過篩具將不同群集密度之 科 魚群均勻撒落在水中,利用水中相機拍攝魚群密度,並將拍攝舜間之魚群回訊信號撿 出,予以數值化處理,求取群集密度與平均散亂強度之關係,以作為定量計測用之校 準因子(scaling factor);並在枋寮 仔魚雙拖網漁船作業海區進行現存量評估,並 與漁獲試驗結果比對;此外,本研究並以聲探航行探測法測定其分布實態,同時配合 漁獲試驗、溫鹽之分層斷面觀測、生物測定、長年漁獲統計、定點水溫長期觀測、河 川流量等方法收集漁況、海況及氣象資料,以多變量解析、主成分分析法等究明影響 其分布實態之要因。其結果如下: (一) 科推魚之平均魚群密度在1000g/m 以下時,不同平均體長區間之後方散亂強度 與群集密度呈一良好之線性關係,超過此一界限密度以上之魚群,魚群量推定之結果 將產生極大之誤差。至於作為定量用校準因子—“個體標物強度(Ts)”與平均體長(B L)之關係為Ts=26.42log(BL)-110.65;其次,將校準因子代入現存量評估證實,在 科推魚魚群加入漁場初期, 科推魚作業漁船在作業漁區內之漁獲量為評估魚群量的 80% 左右,而現存量評估所求得魚群量(Bh)與實際漁獲量(C) 之關係為 Bh=1.139C+7 14(R=0.99),此一結果顯示利用聲探回訊積分法直接評估 科推魚現存量是可行的。 (二)枋寮沿海以日本 (Engraulis japonica)及銀帶屬(Stolephorus zollingeri a- nd S.heterolobus) 為主要漁獲對象魚種。日本 之主要棲息水溫介於23.8∼26.2℃ 之間,適鹽度範圍在34∼34.4ppt 間,而適滲透壓之範圍在25.58∼25.76atm 之間。 而銀帶 屬之栖息水溫及鹽度較廣,水溫在24.4∼29℃間變動,鹽度範圍則在 33.85 ∼34.5ppt 間變動,而適滲透壓範圍則在25.75∼25.9atm之間。臺灣冬天河川流量低 ,剛好在其適滲透壓範圍,故為主漁期,而平日之漁獲魚種則顯示出有日變化之現象 ,低溫之時日以漁獲日本 為主,高溫之時日則以漁獲銀帶 為主;其長年漁獲組成 亦有變動。El-Nino 現象(南方振動強烈)發生之次年,臺灣有暖冬現象,此時以漁 獲銀帶 為主。反之,冷冬時,則以漁獲日本 為主,且臺灣有暖冬現象時之年漁獲 量約為平常年之二分之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