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9 20: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宏毅
研究生(外文):LIU,HONG-YI
論文名稱:切屑溫度之分析輿量測
指導教授:楊宏智楊宏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HONG-Z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切屑溫度第一剪切面Ψ角效應紅外線
外文關鍵詞:A.C.RAPIER理論P.K.WRIGHT理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主要著眼於正交切削中第一剪切面及刀具一切屑接觸面溫度之探討,主要原因
在於其與切削過程中所發生之凹抗磨耗關係密切。盡管長久以來,許多學者會致力於
此方面的研究,或是數學模式之建立,或是實驗方法是量測,但總受限於此溫度無法
由一最直接的方式量得,因此正確性仍有待商榷。本論文在發展的過程中理論和實驗
相輔并重。理論方面主要分成(一)延續修正之J.H.WEINER第一剪切面溫度分布理論,
探求切屑內部溫度分布。(二)修正A.C.RAPIER理論( 引入.Ψ 角效應) 。(三)P.K.WR
IGHT理論之應用。在實驗方面以紅外線追縱器量測切屑表面溫度。一方面以量測的部
分資料作為邊界條件,藉以修正第一剪切面之溫度分布理論;一方面則作為比照各先
進學者理論之直接數據。本論文除提出修正剪切面溫度模式外,并輔以數值方法推求
刀具一切屑接觸面之溫度,并與前述理論之推導結果相對照。期望藉此研究能夠增進
刀具頂斜面於切削時最大溫度估計值之準確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