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型肝炎之流行是全球性公共衛生上之一大困擾問題。鴨B 型肝炎病毒(DHBV)與人 B 型肝炎病毒 (HBV)同屬親肝 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利用DHBV為動物模式研究 HBV 的生物學特性,病理發生機制及篩選有效治療藥物等已被廣泛接受及使用。本研 究室已建立經活體外比較剩餘DHBV內因性 DNA聚合 (DNAP)活性效力,篩選對 DHBV DNAP 有抑制作用之藥物(DNAP 系統) 及利用初代培養帶原雛鴨肝細胞於培養液中添 加藥物,比較細胞內及細胞內及細胞外培養液中DHBV DNA含量,篩選出具抑制細胞內 DHBV複制效力之藥物(肝細胞系統)等2 種篩選系統。本實驗以23種不同之中藥萃取 物,比較藥物在上述 2種篩選系統中之抑制效力,研討這 2種篩選藥物系統之優劣。 其結果在 2種篩選系統中,具一致抑制效力者有第 4、5、6、及20號等4 種藥物;於 DNAP系統用有效,在肝細胞培養系統僅能降低培養液中病毒量者有第 7和10號及靈芝 等3 種藥物,其原因似為藥物阻礙病毒的釋出管道;於DNAP系統作用無效或無顯著效 果,而在細胞培養系統則可抑制病毒複制者有第 1、3、8、及9 種等4 種藥物,其原 因似為藥物經細 胞內代謝後之代謝物已改變其原有效力,相同的原因也可見於DNAP 系統有效,在肝細胞系統無效者,如第12種藥物。因此初步大量篩選時雖可用DNAP系 統,但於進行費時費力且耗資較大的活體內測試之前,先以DHBV帶原雛鴨肝細胞系統 來初步篩選抗親肝 DNA病毒之藥物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