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09: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杜旭純
研究生(外文):Du, Xu-Chun
論文名稱: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系統穩定性與效率模式研究
指導教授:黃秉鈞黃秉鈞引用關係顏瑞和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Bing-JunYan, Rui-Huo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75
中文關鍵詞: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系統穩定性效率模式系統逆流問題机械工程飽和現象機械工程工程
外文關鍵詞:MECHANICAL-ENGINEERINGENGINEER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以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為研究對象, 討論了系統的逆流問題及效率模式問
題。根據逆流的機構及特性, 本文深入探討可能引起系統逆流的穩定性及飽和現象兩
原因, 發現在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縶水系統發生的逆流並不是由系統不穩定所引起, 而
是由飽和現象所產生。在分析系統穩定性時, 本文導出了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
的微擾動態模式, 藉著轉移函數將輸入輻射微擾與輸出流量微擾表成函數關係。並由
轉移函數推得系統特徵方程式, 用以討論系統穩定性問題。本研究找出一系統穩定性
參數M,作為判斷系統穩定與否的標準, 並建立了系統各參數的穩定性圖。結果發現,
實際系統的操作範圍都在穩定區域, 不會發生不穩定現象, 主要是因為系統的阻力夠
大而自然輻射能量卻不足以引起系統產生不穩定現象。至於對飽和現象的研究, 本文
以系統能量的觀點, 分別定義出飽和瞬時臨界輻射量與逆流瞬時臨界輻射量, 作為系
統發生飽和及逆流的臨界條件, 並以系統發生飽和逆流時環路的溫度分佈及左、右邊
的熱虹吸頭差異來說明逆流發生的機構, 並由此機構得到影響飽和逆流大小的三個重
要因素: 上聯接管的保溫情況及儲水槽與集熱板之間的兩個相對高度。一般設計正確
的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 其飽和逆流都只是瞬間發生而無法持續發生。另外關於
系統效率模式部份, 本研究建立了一簡單可靠的系統效率模式, 透過兩系統效率參數
α。及U*, 將系統效率與操作參數(Ti- a)/Ht聯上關係, 使經由短期的戶外測試及迴
歸分析便可求得系統效率參數, 來描述系統性能。此模式考慮了儲水槽初始溫度及測
試時間的影響。為了驗證此模式,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戶外自動測試系統, 以戶外實驗
來驗證此效率模式的可用性。同時並以數值模擬方式, 建立了系統設計參數與效率參
數之間的關係, 繪成系統設計參考圖, 提供一個方便的系統設計工具。最後, 本研究
綜合戶外實驗經驗與數值模擬結果, 制訂了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性能測試標
準, 作為測試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依據。
目次
誌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號說明
一、前言
1.1 太陽能熱水系統簡介
1.2 研究動機
1.3 內容說明
二、文獻回顧
2.1 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系統運作原理
2.2 研究主題(一)逆流現象
2.3 研究主題(二)效率模式
三、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系統穩定性分析之一:閉路式系統
3.1 說明
3.2 統制方程式
3.3 穩態部份解析解與近似解
3.4 區域分析
3.5 系統設計參數估算
3.6 結果與討論(一)
3.7 時域分析
3.8 結果與討論(二)
3.9 系統實際操作範圍與波德圖
3.10 結論
四、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系統穩定性分析之二:開路式系統
4.1 說明
4.2 統制方程式
4.3 穩態部份解析解與近似解
4.4 區域分析
4.5 系統設計參數估算
4.6 結果與討論
4.7 結論
五、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之飽和與逆流現象
5.1 說明
5.2 飽和現象與飽和逆流發生之臨界條件
5.3 飽和逆流發生機構
5.4 逆流實驗分析
5.5 結論
六、系統效率模式研究
6.1 說明
6.2 效率模式推導
6.3 戶外效率測試專家系統設計
6.4 系統吸熱效率測試結果分析
6.5 系統效率曲線之意義與比較
6.6 系統散熱性能測試結果
6.7 結論
七、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效率模式數值模擬分析
7.1 說明
7.2 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性能模擬
7.3 系統效率參數與測試時間長短的關係
7.4 系統設計參數與效率參數之關係
7.5 系統設計參數圖使用方法
7.6 飽和現象對系統效率之影響
7.7 結論
八、自然循環式太陽能熱水器測試標準
8.1 說明
8.2 氣象平均資料及Mt/Ac比值的選擇
8.3 測試條件修訂之原因
8.4 全天累積輻射量Ht與上、下午輻射比值Ri之選擇
8.5 其它測試條件之選擇
8.6 結論
九、結論
附錄A:自然循環式熱水器全天效率曲線
參考文獻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