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薏如
研究生(外文):CHEN,YI-RU
論文名稱: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
指導教授:王三慶王三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SAN-Q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2
中文關鍵詞:三國演義毛評小說評點批評傾向評與改葉書評本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4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小說評點是古代有關小說評論最為集中、豐富的項目,近來已逐漸獲得學者的重視。
然而小說評點的作品既繁雜且良莠不齊,亟待全面予以發掘、整頓。本文即是針對《
三國演義》,搜羅各種評本,及有關版本、評者、古代小說理論、評點、三國演義等
資料,以小說評點本身的特性為基準,探討各種評本的特質,并提出有價值的小說評
論觀點。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結論,歸納分析小說評點的特質及本文撰作方向。第二、三
章就所集資料討論《三國》六種評本的版本、作者真偽,并略述其批評傾向。第四章
由各種評本的評語內容闡述其相互間抄襲、影響的關系,及由這些關系的比對中明顯
可知的一些批評意向問題。第五章則從這些評本中提出毛評的特色,以明了毛評之所
以能獨步清代的原因。第六章專在探究毛評、葉評、漁評中對小說藝術的評論。第七
章就研究所得稍作總結。
由對《三國》評本一系列的研究中,可以發現題李卓吾評本(即葉書評本)是毛評之
前最重要的評本,「鐘評」、「漁評」,乃至於毛評都有抄襲葉評、或受葉評啟發之
處。在毛評出后,由於夾帶著評與改變方面的成就,遂取代葉評而成為唯一通行的評
本,「漁評」的抄襲,很顯然系以毛評為擷取對向,甚且連漁毛合評的本子都無法廣
為流行,清代呈現的是毛評一枝獨秀的局面。在文藝理論方面,毛評雖受其批評偏向
所限,仍為諸家評點中最重要的小說理論著述,其有繼承、有開創的評論,是古代小
說理論十分重要的一環。葉書、李漁雖亦時有新見,但皆竟零碎而較不嚴整。由於評
點性質特殊,并不等同於今日之文藝批評或其它諸種評論,除以上所提幾項研究結果
之外,應有更多方向亟待開發,是本文對將來研究之瞻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