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王詞話》是一部詞話體章回歷史演義,這類詞話流傳世間的實甚稀少;因此 對此書作一全面而深入之探討,一方面有助於了解唐代開國建朝演義,其間衍變的脈 絡,而本書在故事傳承的重要性;一方面藉著本書特有的體制的探討,對於明代詞話 ,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對於整個講唱文學的發展,提供珍貴的資料。故筆者選擇此書 為研究對象,就其演義內容及詞話形式,詳盡的分析與歸納,并搜集相關資料,相互 應證。 本文在研究內容上,先就作者、版本及體制,整理歸納,并分析判斷,重新予以一較 為清晰的界定;并深入探討本書源流,內容思想及寫作技巧,進而分析與史書間的虛 實關系,逐條摘錄比對,以明本書為史書演義的涵義;最后透過歷史演義、地方戲劇 、曲藝等作品,從形式技巧或內容取材,就其共同點,發現其間發展的脈絡及承襲的 痕慫。 根據本研究結果可知:《大唐秦王詞話》,諸氏重訂之功實不可沒,重定本據舊本重 新鋪敘安排,使故事更加完整,仍保留舊本原有精華,屬於「藝人真正講唱文學的結 晶」。書題作「按史」,整體情節連結,實按《通鑒》所記增添敷衍,顯現長篇詞話 體演義獨有特色,為以后長篇鼓詞之先擊,大型彈詞之準備。雖局限於史實,但於人 物塑造,刻意著墨於外貌描寫,可見與戲曲相互影響痕慫。藉著天命神話勾勒,神怪 數述大量使用,并插入作者之議論或解說,這些透過作者想像,夸張手法的運用,顯 現為大眾娛樂及具教化功能,與為社會現實服務之目的。藉此與后世演義比對,可發 現唐開國演義傳遞演變之脈絡,而地方戲劇與曲藝,於形式技巧方面,或直接搬用, 或脫胎換骨,實現民間文學連綿延廣,相互交流。就社會教化觀點而言,后來演棕開 國建朝主題,得以興盛,且廣泛遍於戲曲、曲戲、小說等,非為偶然。本書所收民間 傳說,廣為通俗文學取材取資之源,百年來,民眾深受感染,以得心靈滿足,其價值 匪淺;而長篇完整詞話形式,使元明詞話得以窺知全貌,於講唱文學傳承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