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明的兒童文學在日本明治、大正及昭和三個時代是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 在日本文壇及國家社會上有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影響到世界兒童文學。小川未明是 個多產作家,從明治三十八年到昭和三十六年去世為止,單是兒童文學作品就將近一 千篇。他的兒童文學根源於生長之故鄉、家世及當時之社會環境。特別在明治初期、 幕府末期之下級士族的家庭中長大之小川未明,從小除了學習漢文學(儒學的四書五 經)外,隨著明治初期西歐文化的傳入,也接受了自由平等的個人主義教育,因此其 作品含有中國固有之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及西歐之自由平等之尊重個人之思想。 本論文擷取他的十九篇作品為例,以歷史社會之比較文學及教育學的方法為主作為研 究。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敘述兒童文學的定義及變遷,並介紹日本、世界的兒童文學概觀。 第二章:敘述未明童話成立之時代背景、即其生涯、童話觀和他在日本文壇上的地位 。 第三章:藉著分析作品獨特風格、思想、故事的構成對兒童之影響,來說明未明童話 之特徵。 第四章:總括敘述未明兒童文學作品及未明所扮演之角色,也就是說他作品之中心思 想對兒童之影響力。 第五章:敘述小川未明兒童文學之研究成果及個人之意見,並由教育、社會環境等因 素來分析,展望今後日本兒童文學之發展。 在精神壓力與日俱增的現代社會中,兒童文學是消除壓力的良方。至於兒童文學的表 現方式,不僅限於書籍,更可透過漫畫或電視、收音機等媒體,讓年幼的兒童更易受 到文學的陶冶,培養健全的人格;此乃今後兒童文學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