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役方人足寄場是寬政二年(一七九○)時,德川幕府執政松平定信採用職任火付盜 賊改的長谷川平藏之建言,開拓隅田川河口、石川島與佃島之間的蘆葦原,而興建之 以「教育無宿者為主旨」的保安設施。 德川中期以箸,由於一連串的天災入禍;如火災、地震、風災、蝗害等,而這一切不 幸事情的發生,導致農民穀物欠收生活無著而紛紛捨棄土地,流浪至江戶城另謀生活 。另一方面,江戶城民除受天災人禍的影響外,又加上米糧等生活物資因供應不足而 價格飛漲,更使江戶城民的生活陷入莫大的危機中。 江戶城民本身的生命、財產已成問題,而那些遠從外地前來江戶謀生的農民之生活自 然亦步入困境中。於是這些衣食無著的人,為求溫飽,有的沿街乞食;有的甚至淪為 竊匪,嚴重威脅到江戶城及其周邊地區的社會治安。幕府為使社會安定,遂將這些居 無定所之入集中收容認一個固定場所,教之一技之長,以便日後能憑技藝自食其力。 這便是加役方人足寄場形成的背景。 加役方人足寄場自成立至結束期間,其性質並非完全未變,而是視實際的社會需要而 有所改變。同時人足寄場亦非只限於江戶一處,而是透過幕府的命令,諸藩也有類似 的設施產生,只是規模上、掃行上不如幕府所設之人足寄場。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日本許多典章制度皆是習自中國、取自中國,然而人足寄場卻是 日本人所獨創,而後甚至影響中國清末習藝所的成立,無怪乎日本諸多法制史學者引 以為傲。 本論文共分六章十七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探討加役方人足寄場成立之背景。第三 章介紹加役方人足寄場之前身。第四章探討加役方人足寄場成立的過程及變遷。第五 章介紹中國清末習藝所以便作比較。第六章結論則是對論文作一番整理與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