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各類的污染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 ,間接影響人類的生存,這是個值得現代人類重視的問題,污染問題的產生,除了工 業廢水的排放、車輛噪音及廢氣的排放之外,濃業上對於廣大環境的污染問題亦不容 忽視,農業上的污染對於土壤、水源,以致於動物及各類生物賴以維生的食物來源均 會造成深遠的影響,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多半來自化學合成的有機農藥、由於長期的 使用,再者,其本身於自然環境下不易被分解,因此形成累積性的殘毒,而害早本身 亦演變出對化學農藥之抗藥性,不但無法有效地除去害蟲,又必須不斷地加強其藥性 與用量,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便嚴重破壞了整個生態環境。 鑒於化學農藥的範濫使用而破壞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著實應采用其他途 徑來達到防治農業蟲害的目的,而蘇力菌由於具有高效率、高專一性、安全性、無殘 毒污染,是微生物防治蟲害中極具發展サ力的重點之一。以蘇力菌-k制成之配方制劑 可能造成毒效之浪費和孢子的生物不可測性,本研究嘗試將發酵液經過分離純化之方 法,將具有毒性作用之毒性蛋白自 -內毒素晶體中分離出來,發展不含孢子的孢子 的配方,以探討毒性蛋白質經由一連串處理后對目標昆蟲幼蟲之毒性作用,藉以開發 出 -內毒素之分離純化產程。以模擬昆早腸道內之環境而將蘇力菌-k發酵液中之 -內毒素晶體轉化成毒性蛋白質后,利用各種純化的方法分離純化出毒性蛋白質,經 由生物檢定(Bioassay)的方法,以分析單純毒性蛋白質對害蟲之毒性反應,并推測毒 性蛋白質的致死量關系。 蘇力蘇-k發酵液經由加熱處理,并給予之高澗性(pH12)環境,即可將發酵液中之晶體 逐漸分解為68KD之毒性蛋白質,經固液分離程序后,再將上清液之酸澗值調降至pH8. 4 ,以使毒性蛋白質能穩定存在。經由生物檢定之結果可確知毒性蛋白質經過種種處 理后,仍具有高度活性和高毒效。利用凝膠過濾色層分析(Gelfiltration chromato- graphy) 與離子交換色層分析(Ion-cxchange chromatography) 可分別純化出68KD之 毒性蛋白質,其中,離子交換色層分析法可將構成蘇力菌-k晶體之兩種蛋白質(P1、P 2)分別純化出來,而生物檢定之結果可證明P1蛋白質為針對鱗翅目(Lipidoptera) 的 主要毒素。而P2蛋白質雖對鱗翅目、雙翅目(Diptera) 均有效,但并非主要之毒素, 且兩者對鱗翅目之小菜蛾有顯著之差異。經由各項實驗結果,可規劃一套可行之程序 :自蘇力菌-k發酵液中將真正具毒效之毒性蛋白質單元分離出來,可直接對目標昆蟲 幼蟲產生毒效,并以生物檢定、毒性蛋白質含量以及重量變化等數據證明產程之穩定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