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中共歷史研究的取向,是「歷史為政治服務」,作者以中共編寫「中 華民國史」理論與實際之研究為題,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中共如何篡改中華民國史,并 引述中、美、日學者的論著,以揭穿馬列毛唯物史觀的缺點,最后以遠中國現代史本 來面目為目的。 二、研究方法:本論文系采用歷史研究法、歸納法和內容分析法,處理所有有關中共 出版的中國現代史、中共黨史、民國史等資料,并以當時當地的標準,客觀地分析中 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的背景、篡改內容,經過及其實際影響。 三、研究步驟:(一)先收集國內外及大陸出版之民國史資料(1911∼1949),閱讀 所收集之資料,列出清冊,尋獲原書,仔細精讀比照參考其觀點。(二)訪問民國史 上重要尚存之人物,以取得「口述歷史」的資料。 四、研究內容大綱:本文共分九章二十八節,首章緒言說明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 之動機與過程。第二章敘述中共如何以唯物史觀,半封建殖民地社會史觀,近現代史 分期公式等理論來編寫民國史。第三章敘述中共對北伐以前的歷史之篡改,如曲解辛 亥革命、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等史實。第四章敘述中共對北伐以前的歷史之篡改, 如曲解五四運動、聯俄容共、黃埔建軍、北伐統一等史實。第五章敘述中共對抗戰以 前的歷史之篡改,如曲解解清黨剿共、汪偽政權、西安事變、抗日等史實。第六章敘 述中共對抗戰時期的歷史之篡改,如曲解蔣中正先生、磨擦事件、破壞抗戰、壯大陰 謀等史實。第七章敘述中共對抗戰以后的歷史之篡改,如曲解二二八事件、國共和談 、共黨暴行、叛亂統戰等史實。第八章分別從歷史、思想、國、共兩黨等層面來探討 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道路。第九章結論,中共史學界若不跳出唯物史觀的框框, 則將無法找到未來的出路。 五、研究結果:中國歷史發展道路,必然是民生史觀的史學勝過唯物史觀的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