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旨在以權力、政策及意識型態三個最常為中共研究學者所引用的概念為指標, 並輔以派系研究法,來觀察八○年代中共的政治現象與改革過程。研究時間由一九七 六年十月「四人幫」垮台起,至一九八九年六月趙紫陽下台為止這段期間為主,主要 在探索胡耀邦、趙紫陽兩位改革健將先後下台之根本原因,及改革所遇到的各種困境 。 在文首首先對中共改革概念作一界定,俾使全文有一明確之指涉範圍,並按此界定依 「對改革的態度」為準,將中共八○年代的政治勢力分別歸為改革、保守、頑固、激 進與中間等派系加以分析,並提出相關假設。 全文係依時間進程,將改革過程中發生的各個重要事件與運動作扼要的分析,並以派 系門爭即權力門爭之角度來探究其中所意含之政策與意識型態門爭。最後再分析何以 在改革過程中,改革健將會紛紛因改革而中箭落馬。 文末則按研究所得,將前文所提之初步假設予以經驗意含之驗證,並試圖對繼任改革 者可能前景作客觀之評估。 研究結果發現,中共改革者除了面臨一般改革所必然面對的來自保守與激進夾擊的兩 難困境外,另外,改革者因本身所隱含的保守性也是改革的主要障礙。甚至可說,在 中共高層中,改革者自身對改革已預劃界限,很難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準此,筆者 對中共未來的改革走向也很難給予樂觀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