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外匯市場自六十八年二月一日成立後,外匯管制制度經過多次改革。尤其重要 的是於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起放寬外匯管制,自此國人可以自由持有外匯,因此各商 銀體系陸續推出外幣定存之商品,使外幣投資成為一項國人可接觸到的投資工具。而 在這項投資工具推出三年多來,國人愈來愈重視也愈加希望能了解外幣投資,但是在 評估可供投資的外幣之幣性上卻沒有一致且較為客觀的衡量標準。因此,在研究選取 自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至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止之外匯資料,進行較為一致 且客觀的外幣幣性評估與分析。
有關實證部份,選取中央信托局掛牌交易,且開戶戶數最多的七種外幣美元、加拿大 幣、澳幣、英鎊、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圓作為研究對象,再以此七種外幣的中心 匯率日資料分別從報酬率、風險性、投機色彩,持續變動行為和隨機性等五項層面, 逐一剖析這七種外幣之幣性。
至於在此所選的七種外幣可依投資人對它們的認知,我們可約略分為三組:高利率組 的加幣、澳幣和英鎊;實質經濟面支撐組的瑞士法郎、德國馬克和日圓:暨可供比對 的美元稱參考組。在各幣性的展現上不計息的期間報酬率以馬克和瑞士法郎最大,換 言之,此二者因匯率的變動可獲得最大的資本收益;風險、投機性則均以澳幣、瑞士 法郎和日圓最高;持續變動行為則以英鎊和日圓的暴漲暴跌為最鉅;而隨機性檢定七 種外幣均沒有通過,且因我國在匯率的調整上採盯住美元政策,所以如預期美元為隨 機性最低的幣別,但美元卻是唯一前一期連續報酬率與後一期連續報酬率呈正相關者 。
最後,本研究從實證結果,對觀察期間內外幣特性的表現加以總結歸類。 #50009238.abs #50009238.a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