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公共衛生的改善,醫藥科技的進步,使得平均壽命逐年增加,而生命不 僅要「量」,且要「質」,所以「生活品質」(The Quality of Life) 便成為目前重 要的課題。 1989年Goodinson 在他的文章中指出1977年Stoll 認為Q/L 有價值的地方主要是有關 於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Goodinson 提出生活品質的測量被用來區別一種疾病,不同 治療方式的優缺點;測量治療後的組別之Q/L 可作為尚未接受治療的個案一種參考(4 ) 。末期尿毒症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治療方法有三種:1.腎臟移植(Tx)、2.血液透 析( 俗稱洗腎,簡稱HD) 、3.腹膜透析( 本研究指連續性可活動性腹膜透析,簡稱CA PD) 。三者的治療方法各有優缺點,其生活品質差異何在?本研究試圖以橫段面研究 方法(cross-sectional study) 來回答下列問題: (一)觀察并比較HD、 CAPD 及Tx病人之人口學特質(例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及醫療相關特質(例:生化質,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之差異?(二)比 較三種治療方式病人(HD/CAPD/Tx)生活品質(包括:身心及社會之福祉,生活滿意度 ,主、客觀生活品質…)之差異?(三)控制三組病人之人口學特質及醫療相關特質 ,來看治療方式的介入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并尋求出影響生活品質的重要預測變項? 本研究結果期能提供醫護人員及病人在選擇治療方式時作一參考;建立一個模式以供 社會服務行政單位,政策制訂者,在分配資源時作為決策參考。結果發現: (一)(1) Tx病人平均年齡小於HD病人小於CAPD病人。(2) Tx病人的職業功能大於CA PD病人大於HD病人。(3) 每月收入以接受HD者最差,其次是CAPD者,而以Tx病人每月 收入較高。(4) 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以CAPD者最好,其次是Tx病人,然後才是HD 病人。(5) 由表15及表16得知因為人學變項及醫療相關變項的不同會導致治療方式的 不同。故本研究的假設(1) 得以證實。 (二)本研究假設(2) 選擇不同治療方式,會影響其生活品質。經研究結果( 表17) 也已獲證實。 (三)控制了病例組合(即:人口學特性及醫療相關特性)之後,三種不同治療方式 之腎臟病人之生活品質結果不同。 (四)控制了其它變項之第「治療方式」、「收入」、「糖尿病狀態」、「病人對醫 護人員的滿意度」分別都是影響腎臟病人生活品質之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