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在說明臺灣地區電腦斷層的管制政策等痛景配合電腦斷 層的散布狀況之描述,以觀察管制政策、市場行銷策略,和科技因素,對散布狀況的 影響;第二部分採「區位分析」的設計,以縣市為分析單位,運用次級資料,研究醫 療需求量和醫療供給量對散布狀況的影響。 結果顯示:自六十七年首度採用電腦斷層,截至七十九年六月底,合計安裝150 部, 全身型為多數(131部,占87.3%),扣除停用,平均每百萬人口6.6 部。累計曲線擬似 S 型,在七十五年和七十六年時,曲線迅速上升,減緩後,目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新竹縣和嘉義縣尚無採用電腦斷層,而臺北市的安裝數目最多,除一部在診所,其餘 皆在醫院,特別是私立醫院(111部,74%),但是,已安裝電腦斷層的醫院比例,公立 超過私立的兩倍;評監等級愈高的醫院,已安裝的比例愈高,平均每家醫院安裝的數 目也愈多。 七十五、六年的迅速成長,與七十五、六年的「電腦斷層攝影掃描儀申購標準」的管 制放松,以及七十五年廠商低價銷售有關。七十六學年度和七十七年度出現38空未經 評監的醫院也安裝電腦斷層,可能與七十六年的申購標準取消醫院級數規定有關,唯 待更進一步的資料證實。 區位分析的結果,「醫療需求因素」高,「醫療供給因素」高的縣市,會有較高的機 會安裝電腦斷層,尤其是「醫療保險供給因素」高的縣市,會安裝較多的電腦斷層, 尤其是「醫療保險供給因素」。 建議如果要採取電腦斷層的管制措施,應該先厘清電腦斷層最適當的分布型態,與最 適當的數量等概念,并且,訂定國家標準,掌握食品會不斷的推陳出新,價格會下降 等因素,以訂定合理的管制措施,同時,「不管制」措施應該也是措施之一。依據研 究結果,建議政府提高醫療需求高的地區的電腦斷層服務品質,如果要管制數量,建 議管制縣市的保險特約醫院數和病床數,并密切注意目前350 餘家尚未安裝電腦斷層 的地區綜合醫院和地區專科醫院,與已經安裝之醫院,繼續安裝的可能性,最後,建 議定期評估電腦斷層,收集并且傳播相關的資訊,供醫療儀器使用者與管制者參考, 以促進電腦斷層合理的分布和使用。本研究也建議後續研究者掌握資料的正確性,以 實證研究的方式,對於本研究的結論,作進一步的驗證,并建議朝向使用評估佔方面 的研究。 「」 350 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