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的苯酮尿症(classical phenylketonuria) 是一種人類體染色體隱性遣傳疾病。 其發生原因是由於肝臟中的苯丙胺酸羥化繪(phenylalanine hyolroxylase)的缺陷而 造成的。早期的研究發現限制繪切割片段長度多變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單套型(haplotype) 的分析, 對於中國人的苯酮尿症的產前診 斷有效性并不高(Chen et al. Hum. Genet. 1989, 81:226)。因此,找到中國人苯酮 尿症苯丙胺酸羥化繪基因突變位置所在,不論在產前診斷或帶因者(carrier) 的檢查 上,都是刻不容緩的。 在本研究中,利用聚合繪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術將苯丙胺酸 羥化繪(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基因的外顯子(exon)及相鄰內含子(intr- on) 區域大量增殖后, 再以等位基因專一性寡核甘酸(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 ootide, ASO)雜交法來檢查是否有已被報導過的突變也造成中國人的苯酮尿症。同時 ,利用核酸定序分析,找尋新的突變。研究結果發現在一個苯酮尿症家庭Q 中,有一 個codon 408 CGG (Arg) TGG (Trp)的突變。這個突變早先已被報導過,然而先前是 報導發生於中國人單套型44上(Tsai, et al. Hum. Genet. 1990, 84:409) 。而本研 究在家許Q 中,則發生於單套型41上。這個家庭另一個基因的突變也發生在codon 40 8,但是從CGG (Arg) 變為CAG(Gln)。在分析的40個突變基因中,共有2 個基因是屬於 這種新發現的突變。然而分析40個正常基因,并沒有codon 408 CGG (Arg) CAG(Gln ) 的改變, 顯示這個突變可能是造成苯酮尿症的原因。 利用核酸定序分析,另一個新的突變也被發現,這個突變位於exon 7 codon 243上, 從CGA(Arg)變成CAA(Gln)。在PKU 家庭C 中, 兩個突變基因都是這種突變。病人C 的 臨床症狀是典型PKU 的輕症型(mild PKU)。在研究的40個突變基因中, 共有3 個基因 是屬於這種突變, 然而分析40個正常基因都沒有這樣的改變。另外利用ASO 所分析的 32-36 個突變基因中都沒有發現有下列的突變: codon 111 CGA(Arg) TGA (Ter), codon 158 CGG(Arg) CAG(Gln), codon 252 CGG(Arg) TGG (Trp), codon 281 CCT(Pro) CTT(Leu), codon 280 GAA(Glu) AAA (Lys), intron 12 splice donor site GT AT。 而利用限制繪切割,配合以Southern blot 分析, 也未發現codon 272 GGA(Gly) ( Ter), codon 311 CTG(Leu) CCG (Pro) 等突變。 在本研究中也分析了9 個苯酮尿症家庭其苯丙胺酸羥繪基因的限制繪切割單套型,發 現大多數的正常與突變基因都屬單套型4 。綜合目前已被分析的18個家庭中,約39% 的家庭可利用限制繪譜單套型的分析來做苯酮尿症的產前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