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前從Streptomyces lividans TK64分離到一段5.4-kb的轉位子In4811。此In48 11序列在野生種S.lividans 1326 有二套,分別為A 套及B 套。然而在其SLP2衍生株 TK19及TK19系列后裔(TK21, TK24, TK64)則僅存A 套In4811。經由接合或轉形將SLP2 質體傳入這些SLP2 衍生株或其他沒有SLP2質體的S.coelicolor A3(2)及S.parvulus , 則可測得B 套In4811 DNA的存在。我們利用pulsed-field gelelectrophoresis 從 SLP2 的S.coelicolor及S.parvulus成功地分離出一帶B 套In4811的新52-kb 線形質 體。我們結論認為此質體就是SLP2( 至目前為止, 只有遣傳證據支持其存在 )。SLP2 以游離體(free form) 的型式存在於S.lividans 1326。 完整的In4811澗基對序列已經被決定序出,從此序列可看出In4811有不完整末端反向 重復序列(11 個澗基對中, 有9 個可以彼此相互對應) ,并且似可造成3 個澗基對的 目標序列(target sequence) 的復制。In4811含蓋的5,396 個澗基對( 不包括重復的 目標DNA 序列) 中, 共可找出5 個典型鏈霉菌的胺基酸轉譯序列(ORF1-3 和ORF5-6) 。ORF5和ORF6似乎共用一組散發性啟動子區域。由ORF5和ORF6的蛋白產物分析結果分 別與AraC族的轉錄性調節蛋白和NADP-dependent氧化還原繪較類似。ORF1, ORF2和OR F3的蛋白質產物可能與轉位及調節的功能有關。 我們同時也定出B 套In4811在SLP2插入區域附近的澗基對序列。B 套比A 套IN4811左 端少了41個澗基對。但右端與銜接的鄰近序列都相同。以限制繪切割和雜配測試分析 這兩段DNA 的同源性,至少可向外延伸12kb,參不多到達了SLP2的末端。 我們分別在其他14種鏈霉菌菌種有都沒有測試到與In4811有類似的少數序列; 不過在 一株黑色素產生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找到一段2.6-kb的DNA 片段命名為V1 與In4811非常相似。在自然的狀態下測到melC操縱子( 包含tyrosinase的結構基因) 刪除突變的S.antibioticus的頻率大約10 左右。在16株me1C丟失的變異株中, 它們 V1序列也隨著消失。V1顯然與S.antibioticus的基因組不穩定特性相關連。V1的澗基 序列中也可以找到包含2 個與ORF5和ORF6保留性相當高的胺基酸轉譯序列。并且二個 ORFs之間也存在相對於In4811之基因間啟動子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