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2: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賽君
研究生(外文):Chen, Sai-Jun
論文名稱:VM-26誘導IW32小鼠紅血球血癌細胞分化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Studies on the VM-26 induced IW32 murine erythroleukemia cell differentiation
指導教授:陳芬芳陳芬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Fen-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陽明大學
系所名稱:生物化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化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抗癌小鼠紅血球血癌細胞非嵌入多核狀生物化學生物學
外文關鍵詞:BIOCHEMISTRYBIOLOGYSC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VM-26(teniposide) 是一種非嵌入DNA 之抗癌藥,其作用於第二型拓撲 ,使之與D-
NA形成一穩定之 cleavable complex,造成DNA 斷裂。本實驗以低濃度(0.01μg/ml
) 的VM-26 作用於IW32小鼠血癌細胞,發現細胞不被殺死,反而轉至分化的方向表現
。以Wright-Giemsa 染色發現VM-26 作用過的細胞形態有明顯改變,其細胞核不再呈
圓形而是不規則的多核狀,以benzidine staining染血紅素,發現0.01μg/ml VM-2
6 處理細胞48小時之後,約有40-55%的血癌細胞可合成血紅素,顯示其具有正常成熟
紅血球分化的現象,而且這分化現象是不可逆的。在VM-26 作用16小時後,癌細胞已
commit至紅血球分化。倘若分化過程再追加新的 VM-26,細胞分化可提昇至80% 以上
。Northern Blot 的分析顯示隨著VM-26 作用時間的增長,β-globin mRNA表現增加
。IW32細胞經0.01μg/ml 作用之後細胞停止生長,細胞停滯於細胞循環(cell cyc-
le) 之 G2/M phase。Western Blot分析顯示VM-26 作用24小時後,Topo II 的蛋白
量有明顯的增加。本實驗顯示低濃度的VM-26 可以造成IW32細胞在生長,形態及紅血
球特定蛋白的表現上,均有成熟紅血球特徵。在此同時Topo II 的蛋白及mRNA亦有顯
著增加。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