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研究主要探測民國80年高雄縣某山地鄉社區的一般人口其C型肝炎抗體的盛行 率及發生率以及相關的危險因子。 本次研究是以本鄉社區全部鄉民為樣本,而實際可用人口約2,000 人。在民國80年 9月,於晚間家庭活動最聚集的時段,到全鄉挨家挨戶的方式,進行抽血及問卷調 查。在以布農族為主(占92.6﹪)的人口中,共得可用的血清及問卷資料712 件, 其中男性345 件,女性367 件,男女性比率=1:1.06 。年齡最小4 歲,最大84歲, 年齡之中位數為24.5歲。平均教育程度為5.9±3.4年。 我們以第二代C型肝炎抗體酵素免疫分析法檢測其血清標本,結果陽性者120 人, 陰性者有592 人,盛行率為120/712=16.9﹪。 在此之前於民國79年11月我們也曾在本鄉抽血過得899 件血清標本,因此民國79年 11月及80年9 月二次皆有抽血且為同一人者共240 件,其中可用的血清標本有209 件。由民國79年的抗體陰性(共192 件)轉為民國80年的抗體陽性者共有2 件,故 民國80年的發生率為2/192*12/10=1.25﹪。 危險因子的單變項分析具顯著差異者有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村里別、輸血、過 去一年打過針。而進一步多變項因子分析經Logistic regression 校正後,只有年 齡、教育程度、村里別、過去一年打過針等四項有顯著性差異。前三種因子屬於社 會人文因素,較不易控制;唯有過去一年打針屬於醫療行為,是一種可控制的人為 因素。 進一步探討發現C型肝炎抗體陽性率與打針的次數呈劑量效應 (dose response) ( Xtest for trend = 31.76, p<0.001)。 至於打針場所的追蹤於民國81年再做問卷調查,結果以民國75∼79年本地鄉民就診 於某A診所的傾向具有統計上的意義 (X=5.46, p<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