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緒論 一、史觀的定義 二、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方法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範圍 (三)、研究方法 (四)、內容述要
貳、皮錫瑞傳略 一、皮錫瑞所處之時代背景 (一)、政治與外交背景 (二)、社會情勢 (三)、學術背景 二、皮錫瑞生平述略 (一)、身世及求學 (二)、講學與經世 (三)、論學與著述 三、皮錫瑞著作簡介 (一)、研治尚書 (二)、疏通鄭學 (三)、其他重要著作
參、今古文經學理念之差異及皮錫瑞對經今古文問題之主張 一、兩漢今古文之爭 (一)、劉歆以前之漢代經學 (二)、劉歆議立古文經學引發今古文爭論 (三)、東漢的經今古文之爭 二、晚清今古文之爭 (一)、清代今文經學之復興與經今古文爭論之引發 (二)、古文學家對康有為之反擊 三、經今古文學之差異略述 (一)、經今古文學所據經書板本之差別 (二)、經今古文學家對經之界義及其相關問題的爭論 (三)、經今古文學說差別表 四、皮錫瑞對經今古文問題之主張 (一)、易經 (二)、尚書 (三)、詩經 (四)、三禮 (五)、春秋
肆、皮錫瑞之經學史觀 一、皮錫瑞對經之界義-皮氏經學史觀之中心思想 (一)、六經皆孔子所定 (二)、孔子刪定六經在賦予六經微言大義 (三)、經之微言大義在切合人倫日用 (四)、經學開闢自孔子始 二、治經必宗漢學-皮錫瑞對經學研究方法與目的之主張 (一)、治經必宗漢學在推明今文經學 (二)、傳家法、守顓門 (三)、師法、顓門等觀念在申明兩漢今文經純正簡明之學 (四)、漢學之衰在於不嚴師法、顓門,使今文學盡亡 (五)、由治經必宗漢學衍申出緯候足徵之觀念
伍、皮錫瑞經學史觀評議及其經學問題之探討 一、《經學歷史》對經學發展的時代性與外圍因素之探討 二、孔子刪定六經說之商榷及推尊孔子在漢代經學之意義 三、漢經學的衰微與博士性質轉變之關係 四、宋代經學變古之時代因素略探 五、清代今文經學興起的政治因素-以常州學派為例
陸、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