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化物在結構上與1.3 環氧己烷(1,3-dioxane) 相近,但其性質卻截然不同,在這 部分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臭氧化物可以一般有機鹼去質子,可見臭氧化物官能基上的 氫是相當容易被脫去,甚至在一些中性之極性分子,如二甲基甲醯胺(DMF) 、二甲基 亞楓(DMSO)中亦可使臭氧化物分解。在本論文中,我們對直鏈狀如1-癸烯(1-decene) ,芳香族如苯乙烯(styrene) 、對甲氧基苯乙烯(p-methoxystyrene)、對硝基苯乙烯 (pnitrostyrene) 經臭氧化反應,所得之臭氧化物與各種有機鹼反應,評估其位置選 擇性(regioselectivity),接著更進一步以1-苯基環戊烯(1-phenylcyclopentene)之 臭氧化物與有機鹼反應,由其產物可使我們明瞭有機鹼在此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外, 亦可當還原劑。接著我們選用相當便宜的有機鹼三乙基胺(triethylamine) ,分別與 各種臭氧化物作用,發現三乙基胺不僅反應速率快,產率也較好,因此以有機鹼去處 理(workup)臭氧化反應,是一種新而有效的方法。 本實驗室發現臭氧化物不必經還原劑還原成醛類,而可直接與鏻偶極體反應,生成 Wittig型之產物,一般不含異原子(如氧、氮)官能基之臭氧化物,進行Wittig型反 應所得到的幾乎全為E 型產物,本論文將針對含異原子(如氧、氮)官能基之臭氧化 物與鏻偶極體作用時,此異原子對產物之E/Z 比例之影響,作深入探討;並與醛類進 行Wittig反應之結果作比較,二E/Z 比例雖不儘相同,但共同特性為異原子與反應之 官能基的遠近有關,這可能是電子效應的關係,於是我們做了溶劑效應,以求更深入 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