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銀行的開放設立與利率自由化,使得銀行體系競爭加劇,因此有必要對各銀行生產 力作詳盡探討與研究。本文基於以下三點:1.比較各銀行生產力高低,以做為銀行改 善經營方式的參考;2.極少見到有從生產力方面來探討艮行生產效率的文獻,且未曾 對橫斷面各銀行行之生產力做過比較;3.中央銀行以九項財務比率來衡量各銀行績效 ,但是卻未曾做過生產力的衡量。嘗試以至優指數來衡量各銀行生產力的高低,以彌 補文獻之不足。 本文對於銀行的產出定義,銀行投入之文獻與多投入多產出產業之文獻于以回顧,並 且評估了各種生產力指數的優缺點。其中以Tornqvist 超越對數多邊生產力指數與 Malmquist 產出(投入)基準多邊生產力指數較適合銀行生產力的多邊比較,故本文 採用此二種生產力指數來衡量台灣地區銀行生產力的多邊比較。 上述二種生產力實證結果如下: ⑴以存款為產出(即資產面與負債面組合)下之結果:公營銀行生產力較民營銀行生 產力為高,此可從Tornqvist 超越對數多邊生產力指數看出。究其原因是因為公營銀 行具有較高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遞增而民營銀行具有較高的產出(投入)規模報 酬遞減,即公營銀行具有較高的負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校正項而民營銀行則存在 著較高的正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校正項。若將公營銀行加上較高的負的產出(投 入)規模報酬校正項,民營銀行加上較高的正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校正項,則一 般民營銀行生產力較公營銀行生產力為高,此由Malmquist產出(投入)基準多邊生 產力指數可看出。 ⑵以存款為投入(即資產面與負債面分開)下之結果:一般公營銀行生產力亦較民營 銀行生產力為高,此從Tornqvist 超越對數多邊生產力指數可看出。此時產出(投入 )規模報酬均相差不大,故由Mal mquist產出(投入)基準多邊生產力指數所得結果 與Tornqvist 超越對數多邊生產力指數的結果相當接近。 ⑶以存款為產出下之結果台灣地區公營銀行生產力較民營銀行生產力為高的原因是因 為公營銀行具有較高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遞增。把民營銀行較高的產出(投入) 規模報酬遞減加回後生產力較公營銀行生產力為高是因為一般其所追求的首要目標乃 是利閏極大化,而且其經營者在面對各銀行的挑戰壓力下,要使其所擁有的銀行能繼 續生存,經營態度必定相當積極與謹慎,經營效率相當高。而將公營銀行較高的產出 (投入)規模報酬遞增部份去除後其生產力降低,則是因為需兼顧多重目標及政策性 任務,而且其經營者並非銀行擁有者,面臨各銀行的挑戰壓力不如民營銀行經營者大 ,故經營態度相對上不如民營銀行積極與謹慎,經營效率並不高。 由上面實證結果可得到下列三項有建設性的建議: 1.民營銀行生產力低的原因為民營銀行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遞減較高,故欲使民 營銀行生產力提高乃建議提高其產出(投入)規模報酬。 2.公營銀行生產力高的原因是因為公營銀行具有較高的產出(投入)規模報酬遞增, 而其經營效率並不佳,故欲使公營銀行生產力提高乃建議提高其經營效率。 3.由於上述二項衡量生產力的指標可對橫斷面各銀行之生產力做比較,更能顯示出各 銀行的優勝劣敗,故可建議中央銀行採取此二項衡量生產力的指標以彌補其所採的九 項財務比率功能之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