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索股價格動趨勢,依二種不同角度探討起,一以股價彼此互動關係探究 ,另以市場因素分析股市,以瞭解經濟環境對股市之解釋意義,設立三案例加以以探 討,案例(Ⅰ)74 家股價:以個別股股價日資料作趨勢分析與預測;案例(Ⅱ) 中鋼股 價:以中鋼股股價月平均值且引入經濟性因素解析中鋼股價趨勢與預測;案例(Ⅲ)加 權股價指數:以加權股價指數月均值月考慮經濟性因素分析其走勢及預測。本文採行 MTV 模型為研究架構,以民國75年1 月至民國79年12月為研究期間,茲將結論摘述如 下: (1) 採行MTV 模型測試股價,在歷史模擬時期顯示良好解釋力,無論就純粹日資料股 價特性或月資料配合經濟環境考量,皆能表達實際波動趨,劫或可歸諸於日資料股價 樣本期間長且來自高度解釋力準則;另案例Ⅱ、Ⅲ亦可引入經濟因素解析,使股價極 具結構分析之價值。 (2) 由案例(Ⅰ)日資料中挑選中鋼股與案例(Ⅱ)月資料中鋼股比較,雖案例(Ⅰ)、案 例(Ⅱ)中鋼圖形皆能掌握波動訊息,唯有趣的是在樣本後期案例(Ⅰ)唯現低估現象, 而案例(Ⅱ)卻呈現高估現象,或可解釋投資人衡量經濟環境(市場因素)頗有利於中鋼 股,易形成高估。 (3) 在同一時期就股市分析,案例(Ⅰ)74家股價與案例(Ⅲ)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橫斷面分析,萃取四成份指標解釋股市變異程度,案例(Ⅰ)解釋力(95.50%)高於案例 (Ⅲ)解釋力(90.77%);二案例皆偏重於成份1 指標與成份2 指標之說明;案例(Ⅰ)著 重於廣泛性探討,然而案例(Ⅲ)僅以市場因素中經濟因素探討。 投資者釐訂投資決策,宜考慮市場、產業、公司三因素外,尤須注意市場因素變化, 畢竟依實證分析得知市場因素解釋股價波動之貢獻率最高,若能輔以總體經濟因素、 國際政經因素判斷,雖不能完美預測,仍具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