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Zadeh 教授於1965年提出模糊理論〔4 〕以來,至今已快三十年了。在這半申子的 時光中,模糊理論被應用於各種工業控制,影像處理,語音辨別,圖像辨別,以至於 今日最熱門的知慧型家電控制。 模糊理論應用於控制方面,首推Mamdani 教授將其應用於蒸汽引擎的控制〔6 〕,以 if─then─型的控制規則實現專家般的控制經驗。此時模糊理論的應用才受到各方的 矚目,相關的論文,期刊也一一出現〔15-20 〕。 在雙輸入單輸出的控制規則方面,MacVicar-Whelan〔7 〕歸納Mamdani控制蒸汽引擎 的規盼形成一般化的PI控制器規則。緊接著Tang and Mulhlland〔10〕根 據MacVicar-Whelan 的一般化PI控制規則的架構,導出多帶(Multiband )的線性PI 控制器。以至於最近根據步級響應所提出的控制規則〔8 ,9 〕,及Gupta and Qi〔 2 ,3 〕所提出的控制規則(與MacVicar-Whelan 所提出形成控制規的精神一致)。 至於模糊規則的推論法,吾人可把其看作是一積演算,因此根據T-運算子〔2 〕所定 義的積演算,我們可得到各式各樣的推論(Implication)。 本文主要是收集自從有模糊控制以來,見諸期刊具代表性的控制規則。包含由步級響 應〔8 ,9 〕所決定的兩組控制規則,Gupta and Qi的控制規則〔3 〕及 MacVicar-Whelan的一般化PI控制規則組。以此四組不同控制規則為骨架,考慮常見 的邏輯積,代數積及邊界積三種推論法,以模糊控制最常見之重心法反模糊化為輸出 ,形成十二種不同的控制表。 在此以十二種不同控制表為基礎之控制器,對Li and Lau〔1 〕所提出的含服系統模 式,考慮控制器的輸出和被控制系統的輸出。比較在不同控制規則及不同推論法情形 下的優缺點,並提出開回路系統修正功能控制器架構,發現它與傳統上間接輸出型控 制器相比較有更好的性能。在實作上我們發現穩態誤差的存在,並提出依誤差量大小 而切換增益常數的觀念,發現這一方法可使系統的輸出完善的逼近參考輸入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