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有關以Beakers 酵母菌為來源的醇脫氫酵素(YADH)來探討它在水溶液及有機 溶劑中進行丙烯醇氧化反應動力學的基礎研究。 游離態醇脫氧酵素係在磷酸鹽緩衝溶液中,進行各項有關影響動力學因素的研究。 在所測定酵素濃度0.1─16.4mg/l 範圍中,醇脫氧酵素活性和濃度呈線性關係,且 穩定性亦保持固定。基質效應方面,反應可以似Michaelis-Menten方程式描述,但 是當丙烯醇濃度高於0.214M時,則發生基質抑制現象。若考慮高基質抑制效應部份 ,則可發現高基質濃度的抑制結果是屬混合型的抑制作用。在pH效應上,醇脫氧酵 素有一活性極大值出現於pH7.9 處,而緩衝溶液濃度的影響亦有最適濃度0.25M 的 發現。溫度效應方面,可以看出醇脫氧酵素最大活性出現在45℃,且溫度在10─40 ℃範圍時,其催化能力行為屬於可逆性熱變化,但是溫度超過45℃時,則成不可逆 性熱劣化,亦無法再以Arrhenius 關係式來描述。由鹽類效應的探討,得知氯化鋰 和氯化鉀對醇脫氧酵素的催化影響具有相同的結果,而氯化鈉在此系統則有較佳的 活化能力,尤其在鹽類濃度低於0.1M時,其活化能力特別顯著。 B A 由實驗結果(Km =92.27 μM,Km =66.95 μM)和截流分光光度計溶液組合的 測試下,得知醇脫氧酵素在丙烯醇氧化反應的反應機制較偏向秩序機制 (order- mechanism),卻非強迫性秩序機制(Compulsory order mechanism)。 視鋅原子為路易斯酸(Lewis acid)的解釋,恰可符合丙烯醇(含未飽和共價鍵)的 反應速率遠大於正丙醇(未含不飽和鍵)氧化速率的現象。 有機溶劑在本實驗的使用,造成醇脫氧酵素失去活性,無法以游離態方式進行丙烯 醇的氧化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