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地區由於經濟成長迅速,對於能源之需求與日俱增,一套完整之能源政策攸關 未來臺灣地區產業開發及經濟發展之走向,而依據國內目前所訂定之能源政策未來 台灣地區燃煤的比重偏高,主要肇因於臺電公司未來增加之火力機組大部份採用煤 燃料所致。故此,本研究主要針對火力發電廠空氣污染量進行排放量推估,並比較 以不同燃料之使用及環保標準規範下做敏感度分析。而由研究成果發現: 1.火力電廠空氣污染物年排放量推估,以排放係數及燃料耗量估計為簡捷且快速之 方法。 2.比較在臺灣地區各種火力發電之方式在相同發電量下所產生之污染量,可知天然 氣為最乾淨之能源,燃料次之,燃煤則為環境負荷較大之發電方式。 3.根據污染量排放公式估算,歷年來火力電廠二氧化碳產生量由民國48年1,852 千 公噸增加至80年之41,044千公噸,預估至民國90年將大幅增加至81,161千公噸, 而甲烷氣體由民國48年之 59 公噸增加至80年304 公噸,預估未來十年將以每年 21.7公噸增加。 4.比較未來十年各火力機組年污染物排放量分析,至民國90年汽力電廠CO及CH 產生量最大為蘇澳一至四號機組;NOx 及SOx 排放量最大為興達三、四號機組。 5.替代方案之研擬主要考量污染較嚴重之機組,方案中包括燃料的替代及加強環保 措施,其中CO減量必需以替換燃料之方式,NOx 減量則需以加強環保措施之手 段才有顯著效果。而SOx 減量以替換燃料及加強環保措施之方式皆有甚佳之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