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基於專業分工的考量,大都採用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經營方式,分權的 結果,產生了企業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代理問題的發生,造成企業偏離追 求利潤極大的軌道,而使得新古典廠商理論中,廠商乃以追求利潤極大為目標的前 提假設受到了質疑。由於代理關係的存在,使得管理者以追求個人效用極大為目標 ,而不以追求企業利潤極大為目標,此時管理者不論在勞工的雇用數量、員工薪資 的給付水準、辦公設備的添購等等花費上,均超出追求利潤極大時的花費,此時我 們便稱管理者有支出偏好行為(Expense Preference Behavior) 。 本文旨在利用1988年,美國地區儲貸業銀行的橫斷面(Cross-Section) 資料,來探 討影響支出偏好行為的重要變數。本文的實証模式,乃以Edwards(1977) 的模型為 基礎,再根據每家儲貸銀行的內部財務狀況資料,選擇適當的變數,以建立迴歸模 式。由於企業財務狀況的健全與否,正可以顯示出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而經營績 效的好壞,端賴於管理者是否善盡職守,換句話說,管理者對於管理工作是否有瀆 職現象(如支出偏好行為的產生),將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基此,本文的研究重 點,將利用儲貸銀行的財務狀況來檢視其與支出偏好行為的關係。本文的實証結果 顯示,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況與支出偏好行為有明顯的關聯,其中以銀行的淨值與支 出偏好有顯著的負相關,為本研究的重要發現。此結果顯示淨值比率較低的銀行, 因股東權益已趨近於零,以致股東較無監督管理者的動機,得得管理者有較大擴大 支出的機會。此外,本文對於市場獨占力與支出偏好關係之實証結果與過去Edwar- ds(1977)等人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亦即銀行的市場獨占力與支出偏好行為之間沒 有顯著的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