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學科中,「粒子模型」概念是以「微觀」的觀點來對物質的「巨觀」現象做一 解釋。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學生對物質變化的現象若無法以「粒子模型」觀點來建 立起其正確的知識架構,對以後其它相關概念的學習往往會有認知上的矛盾或困難發 生。而有關物質的概念中除了以三態變化表示外,「溶液」狀態亦是常見且重要的概 念,故本研究以「粒子模型概念」的觀點來探究學生對於「溶液概念」的想法。本研 究的目的包括:了解學生對於常溫下溶液中粒子的基本概念;溶液粒子產生物理變化 (受熱,蒸發)時的引申概念;以及以上概念與學生認知發展階層的關係。 皮亞傑(Jean Piaget) 「發展認識論」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採用「示範實 驗群測法」。樣本包括:國中、高工學生。所採用工具:一是採用國內外文獻對氣體 粒子子概念與溶液概念的研究結果為參考的依據,經面談、預測及修改編製而得,以 探究學生的溶液概念;另一是以黃寶鈿所發展的「排水體積守恆推理能力」測試工具 來決定學生的認知發展階層。研究資料之處理除了以質的分析來診斷學生對於「溶液 」概念的思考模式外;另以量的分析來求出週液粒子的基本概念、溶液粒子的引申概 念分別與認知發展階層三者間的相關。 本研究重要發現結論如下: 1.學生溶液基本概念與引申概念的獲得與國中生的認知發展階層有顯著相關;與高工 生僅部分達顯著相關。 2.學生有很多錯誤的思考模式來自錯誤的邏輯推理,可見學生雖有達形式操作能力, 可做抽象的邏輯思考,但不一定對溶液溉念有正確的推理。 3.學生常不能分辨「粒子」、「原子」、「分子」三名詞在科學意義上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