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四:(一)探討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基礎;(二)分析影響教師 效能感之相關因素;(三)調查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實況及其影響因素;( 四)歸納研究發現,提供結論並作成建議,以提供師資培育及教育行政措施之參考 。 本研究兼採理論探討及實徵調查;研究者依文獻探討結果,以自編之「教學效能及 情境知覺調查問卷」(包括基本資料、教師效能感量表及教學情境問卷三部分), 調查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1679人(國民教師912 人;國小教師767 人);資料蒐 集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加以處理。 依上述目的,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理論基礎部分 (一)教師效能感內涵可分成一般教學效能感及個人教學效能感,其根源係建基於 社會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理論。 (二)教師效能感的高低顯示教師與教學工作所持效能信念的強弱,可用社會心理 學中的控制信念、歸因理論及習得無助來加以解釋。 (三)教師效能感是教學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依不同的觀點,將其與教學 情境因素的關係,繪成不同的概念模式。 二、影響因素部分 (一)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應從客體的角度與主體的立場作雙向的探討。 (二)教師效能感與教學情境有交互的因果關係存在。 (三)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應從整體教學生態環境,依屬性變項及知覺變項兩個層 面,分別就教師個人因素、教室情境因素、學校情境因素及社會情境因素四 方面加以探究,並作綜合性分析。 三、調查結果部分 (一)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因教師個人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因教室情境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三)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因學校情境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四)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因社會情境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五)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可以有效預測我國國中國小教師效能感,且該影響因素 與其教師效能感間有典型相關存塹。 基於以上的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各項 結論: 一、教師效能感理論基礎正日益充實且兼重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 二、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因教師屬性與知覺之不同而有差異。 三、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對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具有有效的預測力。 四、我國國小教師效能感顯著高於國中教師效能感。 五、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中之知覺變項重於屬性變項。 六、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中之切身因素重於週邊因素。 七、教師效能感影響因素複雜繁多,有待不斷深入研究。 基於上述發現與結論,本研究依教師效能感觀點,提出下列各項 建議: 一、提供教師效能感的知性理念。 二、實施情境本位的師範教育。 三、重視國中教師效能感的提昇。 四、培養教師對教學情境的積極知覺。 五、依序改善教師教學情境的切身因素及週邊因素。 六、探討教師效能感與教師實際表現及學生成就之間的相關性。 七、從事教師效能感的微觀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