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體育記者之專業意理,及新聞之製作流程,並探討其對體育新 聞報導之影響。 本研究以八十年區運會報紙報導王惠珍新聞為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中 央日報、自立早報等五報為研究範圍,並以負責田徑新聞的採訪記者、召集人、編輯 為研究對象,參酌麥克勞及華里(McLeod & Hawley, 1964) 所編定之專業量表,及研 究者自行編定之開放式深度晤談問卷,並將各報區運會新聞的報導進行內容鈖析,其 所得的資料經解析、歸納、統整後,結果發現: 1.各報對王惠珍新聞的報導量均不多,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但以提供讀者的新 聞量而言,聯合報、民生報多於其他報。 2.體育記者之專業意理與其新聞專業教育、體育專業教育有顯著關聯,但與其性別、 年齡、體育新聞工作年資、所屬報社經營型態並無顯著關聯。 3.各報均將區運會視為每年例行性的運動會,並無特別之作業流程與人員規劃。 4.除民生報、聯合報外,其餘各報體育記者都有兼項採訪的情況,中央日報體育記者 身兼八項尤為嚴重。 5.各報體育記者在新聞的處理上,都有相當高的自主性,但在內部溝通網路方面,除 民生報編採合一,有主動的協商外,其餘各報編採分工,均有溝通不良的情況,中國 時報尤為嚴重。 6.各報體育記者均認為照片為凸顯新聞的最佳方式(100%),其次是活潑的編輯版面 與標題(60% ),再其次是公正、客觀、詳實的文字內容(60% )。 7.各報體育記者均認為媒體間有競爭的現象,但80% 的體育記者僅翻看二∼三家報紙 (集中於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更有10% 的體育記者從不翻看其它報紙。 8.影響體育記者對新聞報導的因素有:體育記者之專業取向、專業背景、體育記者兼 項採訪、體育記者對新聞的報導動機、報社的編採制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