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4 20: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志峰
論文名稱:電子資料交換基本法律問題之研究
指導教授:柯澤東柯澤東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2
畢業學年度:8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1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2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國際貿易與電腦科技之發展,電子資料交換已逐漸取代傳統紙張型式之貿易文件,成為交易當事人間交換貿易資訊之主要媒介。使用電子資料交換除了以節省紙張、人力、時間等成本及避免錯誤、迅速傳遞等優點外,更重要的是,隨著各貿易國家逐漸地採用電子資料交換,更使得我國無法置身事外。然由於電子資料交換係以電子傳輸之方式取代傳統紙張之使用,所傳送之貿易資訊所附著之媒介非似紙張具有具體型式,而僅係抽象存在。誠如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報告中指出:傳統之法律架構係以紙張之存在為前提而加以規範,對於電子資料交換能否繼續加以適用實不無疑問。引此,電子資料交換之使用實具有相當之法律不安定性。對於應用電子資料交換所衍生之法律問題,目前國內尚無專門之論著對此加以討論,本文旨在於對此問題作一導論性之探討與研究,並嘗試提出適切解決之道。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序論
說明本文之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以利本文論述之開展。
第二章:電子資料交換之定義、應用概況及與傳統交易之比較
本章之目的在於對電子資料交換作一明確之定義,並且對其目前之應用概況作一簡要性之介紹。其次,比較應用電子資料交換與傳統交易之異同,並具體指出應用電子資料交換所衍生之法律問題。
第三章:應用電子資料交換所衍生之民事實體法問題
本章之目的在於對電子資料交換所衍生之民事實體法問題加以研究探討。第一節係概述電子資料交換於民事實體法所可能衍生之問題。第二章係以書面性及簽名要件為中心,探討應用電子資料交換能是否滿足民法要式行為之要件。第三節係以載貨證卷為中心,探討應用電子資料交換處理各項貿易文件時,能否繼續使各種貿易文件具有流通幸而達到融通資金之目的。
第四章:應用電子資料交換所衍生之民事程序法問題
本章之第一節係概述應用電子資料交換後所可能引發之民事程序法上之問題。第二節係針對電腦紀錄是否證據能力加以論述。第三節係針對電腦紀錄之證據力加以論述。
第五章:嘗試解決之道─善定使用合約及網路服務合約
本章之第一節討論當事人訂立合約及網路服務合約之重要性。第二章首先對聯合國及歐美各國及歐美各國對於訂立使用電子資料交換之合約範本所作之努力加以介紹。其次,對於使用電子資料交換合約應包含之內容加以探討。第三章則對網路服務合約所應包含之內容加以探討。
第六章:結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