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公園供給不足早已是都市環境惡化、休閒場所不足的重要因素。政府財源不足及 公園外部性的利益無法有效內化是造成政府與市場雙雙失靈的重要原因。民間投資公 園的政策無法落實,卻有許多房地產業者願意加入公園的投資,意含著公園私人投資 的可行性。基於公共利益的立場、必需釐清公園私人投資對社會的意義,正是本文與 過去有關研究不同的地方。 本文主要探討公園鄰近房地產發展對都市公園建設的影響。首先回顧過去都市公園的 發展並討論關於公園外部經濟的特性,影響台灣鄰里公園建社造成投資不足的現象。 對於都市公園私人投資的政策,首先以公共政策評估益本分析的方法,澄清公園私人 建社的益本的係與可行性。礙於資料的取得與可信度,僅就投資者的益本關係深入研 究分析。分析民間利用鄰近的房地產開發並投資公園實際案例,估算公園興闢前後, 鄰近地區產生的價值變化,檢討鼓勵投資的可行機制,並提出對未來獎勵公園投資政 策之建議。 房地產投資者捐建或認養公園,除了因從事公共建設穫得較好的聲譽之外,尚有高利 益的因素,引起投資的動機。尤其是鄰地的房地產業者可因公園使四周的房價升值, 以及樓地板面積增加獲得利潤。而實例分析的結果,其獲得的利潤相對於公園的投資 量,相差可達到數十倍以上。 公園私人投資可說是一種公私合作從事公共建設的意函。如何能以最少的生產代價, 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並增加都市公園的量與值,以提升都市的居住環境,增進社會 全面的福利。本研究則嘗試以公園提供一初步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