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一、問題背景、研究目的與範圍 二、研究方法與限制 三、分析架構與概念界定 第一章 比較核武戰略 第一節 核武特性與影響 第二節 各國核武戰略 一、美國核武戰略 二、蘇聯核武戰略 三、中型核武國核武戰略 (一)法國核武戰略 (二)英國核武戰略 第三節 他國核武戰略對中共之適用性的探討--中共戰略文化之初探 一、地理條件 二、歷史傳統 三、中共之作戰經驗與意識型態 第二章 「人民戰爭」思想下的核武戰略(1964-78 年) 第一節 對核戰性質的看法 一、核大戰可避免否?可推遲否? 二、對核戰下「勝利」與「生存」的看法 三、所準備應付的「戰爭類型」與「昇高」問題 四、核武與傳統武器的關係 五、對「嚇阻」的看法 第二節 「人民戰爭」思想下的核武戰略 一、「計算過的模糊」核武戰略 二、「不道先使用核武」承諾之探討 第三章 「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思想下核武戰略的轉變(1978-89 年) 第一節 對核戰性質之看法的轉變 一、核大戰可避免否?可推遲否? 二、對核戰下「勝利」與「生存」的看法 三、所準備應付的「戰爭類型」與「昇高」問題 四、核武與傳統武器的關係 五、對「嚇阻」的看法 第二節 核武戰略的轉變 一、「模糊戰略」的轉變 二、核條件下「以弱勝強」的戰略思考 三、「有限核威懾」 四、「戰略導彈部隊打游擊」 五、對戰術核武的重視與「不首先使用核武」承諾的可能轉變 六、「反價值」或「反武力」 七、輔助傳統武力作戰的「實戰」核武戰略 第四章 核武實力與中共核武戰略 第一節 核武發展之動機 第二節 核武發展政策 第四節 核武實力的進展過程 第四節 核武實力的進展對中共核武戰略的影響 第五章 戰略環境與中共核武戰略 第一節 核武易毀、弱小,對美、蘇之威脅均同樣甚小的時期--試爆成功前 幾年至60年代末 第二節 核武僅足以對蘇聯本土構成相當威脅,但尚不及美國本土的時期-- 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一、「戰略三角」的形成 二、中共在「戰略三角」中的角色--70年代--核武的影響 第三節 核武已脫離手術攻擊的威脅,且已可威脅美國本土的時期--70年代 末至冷戰結束 第四節 戰略環境對中共核武戰略的影響 結論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可能的研究貢獻 三、未來研究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