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9.159.107)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8 21:1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楊士偉
研究生(外文):
YANG, SHI-WEI
論文名稱:
知識與行動
指導教授:
楊惠南
指導教授(外文):
YANG, HUI-NA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哲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
8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知識行動
、
聖人概念
、
批判分析
、
教育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114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導論:僧肇哲學中的聖人概念
第一章 僧肇的論證方法
第一節 僧肇的邏輯:羅賓森的研究
第二節 概念分析:巴克萊與僧肇
第三節 「即」的思維:僧肇的思維模式
第二章 即動即靜
第一節 如何證成因果報應論?一慧遠、龍樹與僧肇
第二節 鎮澄論<物不遷論>
第三節 相對的運動觀念
第三章 知識
第一節 兩種知識型態
第二節 無相之知
第三節 無對象的意識
第四章 行動
第一節 羅伊論「無為而無所不為」
第二節 欲望的弔詭
結論:知行如何合一?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2.
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
3.
僧肇思想研究──以《肇論》為中心
無相關期刊
1.
僧肇<物不遷論>思想研究
2.
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
3.
戴維森論思想的客觀性
4.
知識與對象的分裂與再統一
5.
反思的出路:呂格爾之「我在詮釋學」和「文本詮釋學」
6.
論今文尚書中的天命觀與政治哲學
7.
諸神的宕居:神聖空間的現象學研究
8.
轉向真理: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至<論真理的本質>之真理探究
9.
主觀或絕對?: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
10.
張橫渠「太虛即氣」之思想史詮釋
11.
康德的想像力理論:綜合概念研究
12.
王陽明為學次第研究
13.
穆勒的人性與社會理論
14.
死亡的問題與<<莊子>>哲學的回應
15.
程明道「天人一本」說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