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都卜勒聲響流速剖面儀(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CDP) ,記錄20 公尺至250 公尺間近二個月的水平流速,以此資料來研究,台灣東北海域陸棚邊緣 (shelf break) 之半日潮的垂直結構,及黑潮入侵對其之影響;並利用陸棚上及斜 坡處的水文、化學、流速等資料,提出對台灣東北海域內波潮垂直運動的證據。 該研究區內,低頻流場表現出黑潮於十月中旬入侵,而高頻流場為手日潮主控,半 日潮中又以正壓潮及第一斜壓潮為主;正壓潮振幅約25公分/秒,呈西北西一東南 東向,斜壓潮之節點約在110 公尺至130 公尺間。黑潮入侵前,正壓潮流速與斜壓 潮流速相差不多;黑潮入侵後,正壓潮僅稍微的改變,而斜壓潮流則在V 方向上有 明顯的加強,由於黑潮的入侵導致當地低頻流場及分層(stratification)情形的改 變,故黑潮入侵對半日潮垂直結構變化深具影響。 陸棚區的水文資料記錄顯示,溫度變化受半日潮影響很大,並且其垂直振幅約35公 尺以上,並且由流速、化學資料也表現出半日潮週期的運動。在斜坡區(slope) 利 用熱量守恆原理發現,當地溫度隨時間的改變量,主要受垂直對流項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