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蠊(Blattella germanica L.)的卵巢發育週期、攝食週期與活動模式呈現一 致的現象。卵巢的發育,需要養分的供給,活動頻繁,攝食量增加。三者在卵鞘形 成前呈高峰。但是在懷孕期,卵巢停止發育,活動量銳減,當然攝食量也減至最低 ,甚至不攝食只要有水供給也可安然渡過此時期。如此週而復始形成獨特的生殖週 期。這種週期性的現象同時發生在交尾和處女雌蟲上,只是交尾雌蟲的主殖週期非 常一致(卵鞘形成前期5±0.61 天,懷孕期17±0.57天),而處女雌蟲的卵鞘形成 前期較長且不一致。而且在這段卵鞘形成前期中,攝食活動在前半段時期較頻繁。 而在後半段時期則是尋求配偶的活動較頻繁,這正好反映出處女雌蟲本身的交尾接 受期而能達到成功交尾的目的。然而交尾雌蟲在懷孕期結束前1,2 天活動量漸增, 有找尋適當地點將卵鞘產下的趨向。德國蠊在LD的光週期下表現出夜行性昆蟲之 活動模式,然而在雌蟲生殖生理的需求下,其活動模式會隨之改變,例如在雌蟲交 尾接受期或卵巢發育期,其活動量大增,就是在白天也會出來活動。而在DD的光週 期下,德國蠊雌蟲之生殖生理對其活動模式的影響,更會掩蓋生物時鐘對活動模 式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