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係以一、電子顯微鏡術探討大花鼠,沙鼠,點鼠等動物交感神經節(包括上頸 神經節,胸神經節及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之組織及超微構造;二、利用鑭離 子及HRP (山葵過氧化氫鋂)作為追蹤劑在電子鏡下研究在各實驗動物夜感神經節內 不同區(神經元區和含顆粒小細胞區)間微血管的通透性。 一、一般電子顯微鏡術觀察之結果顯示:大花鼠,沙鼠和點鼠各交感神經節的組織和 超微結構大致與一孺哺乳類動物的相似〔沙鼠交感神經節內除一般交感神經元外,尚 有一種小型神經元存在〕。在各神經節內神經元區的微血管,大多屬於連續型;僅在 大花鼠和點鼠的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偶而有少量穿孔型微血管。在含顆粒小 細胞區內的微血管,在大花鼠和點鼠上頸神經節和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為穿 孔型的微血管,在大花鼠胸神經節內則為連續型;而在沙鼠各交感神經節內含顆粒小 細胞區的微血管均屬連續型。 二、鑭離子追蹤劑之實驗結果顯示;在各實驗動物之上頸神經節和胸神經節內的神經 元區,鑭離子可在微血管腔內發現,並停止於內皮細胞間的結合處,而在血管周腔, 則無鑭離子沉澱;但在腹腔─上腸繫膜經節複體內神經元區,可在微血管腔內、微血 管周腔基底膜及血管附近的細胞表面發現有鑭離子沉澱。上,對鑭離子具有”血液障 蔽”的存在,但在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則無此障蔽構造。在上頸神經節和腹腔 ─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含顆粒小細胞區,鑭離子可在微血管腔內、微血管周腔、基底 膜及微血管附近含顆粒小細胞表面等處理發現;但在胸神經節內含顆粒小細胞區,則 無此情形。由此推測,在上頸神經節和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含顆粒小細胞區 的微血管對鑭離子具有通透性,即無”血產─含顆粒小細胞─障蔽”的存在,但在胸 神經節內,則具有”血液─含顆粒小細胞─障蔽”的結構。 三、HRP 追蹤劑實驗結果顯示:各實驗動物之交感神經節(包括上頸神經節、胸神經 節和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神經元區和含顆粒小細胞區的微血管對HRP 均不 具有通透性。HRP-DAB 反應物侷限於微血管腔內和結締組織間的吞噬細胞內;在微血 管周腔,基底膜及微血管附近之神經組織內則無HRP-DAB 反應物。根据此結果,吾人 認盡交感神經節內各部分之微血管對HRP 均有障蔽的存在。 綜合上述兩種追蹤劑之結果,吾人推測(1) 在各實驗動物之上頸神經節和胸神經節內 神經元區的微血管,其管壁內皮細胞間具有特殊之細胞間結合 (intercellular junction),形成”萬密性血液障蔽”(tight blood barrier) ,此 障蔽可有效阻擋鑭離子(小分子)和HRP (大分子)物質的通過。(2) 在上頸神經節 內含顆粒小細胞區和腹腔─上腸繫膜神經節複體內(包括神經元區和含顆粒小細胞區 )的微血管,其管腔內皮細胞間之連結方式無法阻止鑭離子等小分子物質的通過,但 卻可有效防止HRP 等大分子物質的通過,由此推測,此等地區之微血管具有”選擇性 血液障蔽”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