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良新近發展出來的內含時間碼的流場顯影技術,使之更適用於非定流場的全 域量測,便於掌握流場結構的動態變化。內含時間碼的流場顯影技術,係利用數位 影像系統的灰度值來同時儲存流體中質點的軌跡影像與時間訊息,以獲得彩色連續 的質點軌跡;數量化這些含時間碼的軌跡,即能得到速度向量。 改良式的色彩化流場顯影技術,則在即時影像處理流程中,將影像暫存區的8位元 畫面分割成8個單一位元畫面,在流場取像時,每一個時間區段的質點軌跡影像, 經由影像處理卡二值化及疊加後,單獨地存放在每個位元面上,因此不同時段的軌 跡影像均不互相干擾或遮蓋,忠實而完整地儲存每個時段的軌跡影像。 由於質點在每個時段的軌跡均單獨存放在一個位元面上,因此利用一位元遮罩,可 將每個位元面的影像依取像的順序逐面顯現,顯現的時間可隨意調整,亦即非定流 場的結構動態能以慢動作的方式重播,可以更清楚地瞭解流場的變化。此外,利用 類似的遮罩,可將連續的三個位元面以不同的色彩顯示出來,濾除了其他時段的影 像,因而簡化了速度向量萃取的影像處理。 本文應用這套數位影像系統來探討兩種流場。首先是一加熱矩塊置於密閉矩形空間 中,在兩種等角速度旋轉下,從0°轉至15°,以及從0°轉至90°時之自然熱對流 型態的改變。在Rayleigh較為5×10與1×10的情況下,由定性及定量的流場顯 影結果顯示:當矩型空間位置保持水平時,對稱的Benard對流胞沿空間的長軸向分 佈;當熱對流裝置從 0°轉至15°的過程中,Benard對流胞尚無大變化,直到裝置 固定於15°後,在下方的對流胞逐漸成長,擠壓上方的對流胞,並且沿長軸的方向 合併成一長條狀的大對流胞,主控著流場;在傾斜角上方的對流胞則退縮,形成一 對對的對流胞,其旋轉的方向與主控流場的方向垂直。當流場在傾斜位置達到穩定 後,再將裝置轉回水平位置,矩型空間內的流場變化,大致上是正轉過程的逆向變 化。當熱對流裝置從 0°轉至90°的過程中,Benard對流胞則慢慢合併,轉到90° 時,已變成一長條狀的大對流胞。 第二個探討的問題為一渦漩掃過一橢球柱的流場,顯影結果顯示:當渦漩由橢球柱 的中間段接近後,渦漩從橢球柱的上下表面快速延伸並滑過,然後由橢球柱的前端 滑出,合併後再離去,渦漩的後面並引起速度較慢的尾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