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交易行為史上,從實體的以物易物到交易媒介的出現,如貝殼、 貴重金屬、而至紙鈔及契約等金融性產品,整個經濟體係中,金融產品扮 演類似化學反應中媒介的角色﹔方便了物流,但在每一時點上總和存量都 是零。對金融產品而言,利率是它常用的價格表示,利率高表示產品購買 時所須價格低但貨幣的時間價格高。而國庫券和公債的利率常為一般金融 產品的基準利率,本研究本著對台灣地區金融產品定價的究底精神,針對 基準利率市場的歷史資料,以計量經濟的方法學,探討預期假說、流動性 偏好假說及市場區隔假說之於公債市場利率在描繪上的適用性。以1988年 至1993年的資料,探討其公債市場中長短期利率間的行為,並更進一步的 研究其趨勢,實證結果顯示﹕一、市場行為不符合預期假說或流動性偏好 假說的描述。二、市場行為隨著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推展,已將長短期 利率間長期穩定的關係鍵打斷,目前在解釋兩者市場上,以市場區隔假說 較為適用。三、公債市場利率對交易風險貼水及通貨貼水的考量幾近於零 。四、固定貼水值被視為零,揭露出國際清算銀行將台灣地區發行之公債 ,指為某一固定風險的金融產品不符,顯示公債市場仍有可為之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