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5: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志冠
研究生(外文):Lin, Jyh Guan
論文名稱:我國文化行政組織體系變遷與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指導教授:吳定吳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D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文化行政文化部組織重組行政院組織法文化中心社教館文化行政體系文建會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Administrationthe Ministry of CultureReorgan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8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民國七十六年,行政院體認到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的必要性,乃決議調調整
八部二會的體例限制。經研議結果,決定增設「衛生福利部」、「文化部
」、「農業部」及「勞工部」。其決議成立「文化部」的理由在於:我國
經濟建設雖業已締造奇蹟,唯文化建設仍呈偏枯失調現象。且由於現階段
文化建設工作,係由各相關機關辦理,事權分散,不相聯屬,難作整體規
劃,亟宜成立文化部,以專責成。文化部成立之後,地方文化行政機構料
將作相對的調整,以建構完善而健全的文化行政體系,唯目前在整個體系
架構、體例設計方面並未定論。筆者基於對文化行政運作與藝術欣賞、創
作的高度興趣,決定深入此一領域察訪探究,期能藉由本研究貢獻一己棉
薄之力,為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規劃可行模式,以為參考。本研究採行
質的研究途徑,因此,在本文的研究流程與方法的設計上,率皆依循「質
的研究」有關的理論概念與原則。在研究架構方面,期望藉由以下各種因
素的考量,得致我國未來文化行政組織體系的建構:(一)組織理論的應
用:以期實務與理論的契合。(二)文化行政過去與現況分析:以期鑑往
知來。(三)外國案例的借鏡: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四
)我國社會與文化環境探究:以期符合生態性的要求。由於考量層面廣泛
,資料蒐集工作殊為繁複,因此在研究方法的採行上尤含及文獻分析法、
歷史研究法、深度訪談法、符號互動論、自然觀察法、及歸納分析法等。
藉由整個研究過程,筆者為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的建構,歸納出三套可
行模式,並透過各個層面因素的比較分析,排列其優先順序,最終推定第
二方案為最優先考量。依該方案內容,筆者建議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採
三級制型態為宜,即中央設置文化部、省設文化廳(處)(北、高二市設
文化局)、各縣市設文化局。同時直轄市立及各縣市立文化局,得於轄區
內籌設文化中心(名稱暫定),文化中心設置數量依區域均衡發展原則及
業務實際所需而定。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