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乃是依循下列幾個概念出發的:首先,近代中國外交的困境並不 能單由西方國家的侵略下手,而應由世界歷史互動的角度加以分析;其次 ,長久以來人治傾向的影響使某些重要的決策者成為輿論焦點,他們被賦 與高度的道德性質,而且不許失敗,這是極不公允的;第三,現代研究或 學習中國外交史者常以一套理想的決策模式去套用在清季 中,但每一個 政策的制定必然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若不瞭解於此,則批評往往流於苛 責。據此,我將文章分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是緒論,包括研究取向在內 ,希望以「近代化」的概念作 構,探尋中國在世界脈動中的起伏因由, 並在最後對李鴻章的研究提出一連串問題。第二部份是藉由軍事及官僚體 系兩方面的探討,推究李鴻章在躋身決策核心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內在及外 在環境制約,與日後這些制約因素所產生的影響。第三部份是個案研究。 在琉球、越南、和朝鮮三個例子的鋪陳下,我們可看出李鴻章一些若隱若 現的基本思考途徑。在此要強調的是,在中央集權的結構下,李氏並不若 多數人想像中那般具有實質權力,其決策過程不斷受到外來的挑戰和質疑 ,而結果亦眾所周知。第四部份是結論,在此我將略過人物的臧否不談, 因為這是永無定論且可能不具重大意義的;概念的整理與釐清反而更為必 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