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6: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枝田
研究生(外文):Chou Chi-Ten
論文名稱: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策略與「諸候經濟」之形成
論文名稱(外文):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ormation of " Dukedom Economies"
指導教授:高長高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o Char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中國大陸區域發展諸候經濟
外文關鍵詞:ChinaRegional DevelopmentDukedom Econom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2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舊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各國的「非共化」,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成
敗也逐漸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總的來說,十年經改提昇了人民的生活水
準,消滅了一部份的貧窮落後,推動了經濟的快速成長,其成就不可忽視
;但是,由於經濟運行機制的轉換並不順利,經改過程也就無可避免地出
現了一些結構性矛盾。由經改試驗所引伸出的一連串問題中,「沿海與內
地的關係」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課題。近年來
,中國大陸地方經濟勢力的迅速擴張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惡化,不僅使
中共中央與地方矛盾、衝突日益加劇。形成所謂「諸候經濟」的格局,更
對中共政權的統治基礎和控制能力帶來嚴重的挑戰。本論文的主旨在於利
用當代區域成長理論( Regional Growth Theory)來分析中共區域發展
策略的本質,並探討地方保護主義的形成和沿海、內地經濟差距的擴大對
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可能造成的制約。筆者認為,中共區域發展策略由毛澤
東時期強調自給自足、重視國防安全的「平衡發展策略」轉變為後毛澤東
時期強調區域分工、重視經濟效益的「不平衡發展策略」,此種政策轉變
雖然符合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要求,卻也使得東西部貧富差距日益懸殊;
再加上地方政府經濟自主權的增強,使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更為不易,衍
生出貿易封鎖、資源搶奪等「諸候經濟」現象。然而,經濟領域的地方保
護行為在短期內仍不可能發展為政治上的割據分裂。換句話說,地方政府
的經濟勢力雖然有可能進一步擴張壯大,但不致於使中共陷入政權解體的
局面。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