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2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明宏
論文名稱:不實廣告之規範及相關執行問題
指導教授:蔡英文蔡英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 Ing-W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中文關鍵詞:不實廣告商業廣告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4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二章 不實廣告之概念與內容
    第一節 商業廣告之概念與內容    
      第一項 商業廣告的意義
      第二項 商業廣告之功能
      第三項 商業廣告在自由經濟體制之角色及使命
      第四項 消費者保護與廣告規制之關係
      第五項 常見不實廣告類型
    第二節 不實廣告之規範與相關概念
      第一項 各國規制不實廣告之法律規範
        第一款 德國
        第二款 日本
        第三款 美國
        第四款 我國
      第二項 虛偽不實廣告與引人錯誤廣告之區別
  第三章 不實廣告之判別準則--從詮釋廣告訊息角度觀察
    第一節 廣告訊息真實性的解釋原則
    第二節 廣告訊息不真實的學理類別
      第一項 驗證的不實暗示(The Proof Implication)
      第二項 示範的不實暗示(The Demonstration Implication)
      第三項 推薦的不實暗示(The Endorsement Implication)
      第四項 專家證言的不實暗示(The Expertise Implication)
      第五項 宣稱獨有的不實暗示(The Uniqueness Implication)
      第六項 月暈效應的不實暗示(The Halo Implication)
      第七項 類似的不實暗示(The Confusing Resembleance)
      第八項 通常意義的不實暗示(The Ordinary Meaning Implicaion)
      第九項 對比之不實暗示(The Contrast Implication)
      第十項 重要性的不實暗示(The Significance Implication)
      第十一項 合理基礎的不實暗示(The Reasonable Basis Implication)
      第十二項 產品特殊性之不實暗示(Product-Specific Imlication)
      第十三項 因沈默之不實暗示
        第一款 未附條件之不實暗示(The No Qualification Implication)
        第二款 無法有效傳達條件之不實暗示(The Ineffective Qualification Implication)
    第三節 結論
  第四章 不實廣告之判別準則--從消費者角度觀察
    第一節 美國判例法傳統見解
      第一項 廣告的陳述或表示須有欺罔之傾向(tendency)或能力(capacity)
      第二項 廣告的陳述或表示須有欺罔“相當數目”(substantial)的消費大眾
      第三項 廣告的陳述或表示須具有實質重要性
    第二節 一九八三年 FTC新政策聲明(Policy Statement)對不實廣告要件之詮譯與批評
    第三節 我國實務見解
  第五章 不實廣告的外在證據及抗辯事由
    第一節 外在證據的地位及爭議
    第二節 外在證據的種類及其可信度
      第一項 消費者行為研究
      第二項 專家證言(Expert Testimony)
      第三項 其他外在證據種類之商榷
      第四項 我國實務
    第三節 不實廣告抗辯事由之種類及內容
      第一項 已停止繼續為欺罔行為之抗辯
      第二項 相競爭對手也有類似欺罔行為之抗辯
      第三項 以有其他行政官署管轄之抗辯
      第四項 等值(Equivalent Value)之抗辯
      第五項 以獲有行政指導之抗辯
      第六項 在消費者購買前已坦白之抗辯
      第七項 吹噓(Puffing)之抗辯
      第八項 次要意義(Secondary Meaning)之抗辯
      第九項 其他抗辯事由
      第十項 結論
  第六章 不實廣告之行政規制
    第一節 不實廣告之一般行政規制
      第一項 FTC對不實廣告之行政規制
      第二項 我國實務
    第二節 更正廣告
      第一項 更正廣告之必要性
        第一款 傳統救濟方式之缺點--程序上障礙
        第二款 更正廣告之利益
      第二項 更正廣告合法性之沿革與爭議
        第一款 確實揭示命令(Affirmative Disclosure Order)合法性之沿革與爭議
        第二款 更正廣告命令合法性之發展與爭議
      第三項 更正廣告命令適用之限制
      第四項 確實揭示命令與更正廣告命令之區別
      第五項 我國實務
    第三節 廣告具體證實計畫(Advertising Substantiation Program)
      第一項 廣告具體證實計畫之法理
      第二項 具體證實之標準--合理基礎
        第一款 合理基礎內容
        第二款 合理基礎標準合法性之依據
      第三項 廣告具體證實資料公開之政策考量及檢討
      第四項 廣告具體證實計畫之危機
      第五項 我國實務
    第四節 結論
  第七章 總結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