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之目的在建立一氣候發育模式以供模擬水稻營養生長相的發育過 程, 並藉此預估其幼穗分化的日期。首先, 自1987年至1989年, 在中興大 學試驗農場以六個臺灣著名的水稻品種進行一系列的移植期試驗; 由統計 分析顯示: 這些品種在營養生長相的發育速率隨當時之氣溫或日長的增加 而直線增加。然則, 一旦剔除溫度的效應後, 就再也檢測不出日長對發育 速率的淨效應。此即暗示這六個供試品種均係光週期弱感或鈍感的品種; 而發育速率與日長之間所呈現的相關表象, 實則肇因於台灣地區之日長與 氣溫的經時變化之間具有緊密的正相關關係。因此,我們選擇了著名的溫 熱單位模式 (在文中稱為模式Ⅱ(a))與由它衍生而得的兩個修飾模式(模 式Ⅱ(b)與Ⅱ(c)), 以及一個光熱單位模式(模式Ⅲ), 合共四個模式來求 配此六個供試品種之營養生長相的發育氣候模式。模式Ⅱ(a) 之結構如 下: 1 DVS= 闡麓IGMA (T-b), K式中之DVS, 其數值介於0(移植期)與1(幼 穗分化期)之間,係移植後第i日的數值化生長期; T則為移植後第j日之日 均溫, 亦即當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算術平均; 而b為基礎溫度, 若日 均溫低於它時, 發育即停止; K 則係完成營養相之發育過程所必需累計的 有效溫熱單位。模式Ⅱ(b)與模式Ⅱ(a) 唯一的差別是其式中的日均溫係 以每日最高溫乘以3再與最低溫求得的加權平均氣溫。而在模式Ⅱ(c)中, 每日最高溫與最低溫的相對重要性或權數則以統計方法從試驗數據中估算 。至於模式Ⅲ, 則是在模式Ⅱ(b) 之中引入日長作為另一個解釋變數而 已, 其結構如下: 1 DVS= 闡? SIGMAL(T-b), K式中之L係移植後第j日的 日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