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南瓜黃化嵌紋病(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 )危害世界各地之葫 蘆料作物, 成經濟上嚴重的損失。 蚜蟲媒介 ZYMV 需由病毒轉譯之協助成分( pelper component;HC )的存在,才能媒介成功。 本試驗主要探討不同緩衝液溶 液之酸鹹值、離子濃度、還原劑或鉗合劑等添加物、濃縮方式和在不同溫度下保存 時間,對 HC 活性的影響, 並進一步分離純化 HC,同時利用免疫螢光標識法,偵 測 HC 在 ZYMV 之寄主組織中出現的時間及分布狀況。首先分別利用不同酸鹹值之 緩衝液研磨病葉,在 100,000g 離純 90 分鐘後,所得含 HC 之上液,添加等體積 之純化病毒,再經由桃蚜以人工膜餵食方式,測試其傳毒能力,結果顯示其活性為 最高。還原劑及鉗合劑等的添加,對 HC 之活性並無顯著提高。含 HC 之上澄液經 96 小時保存後,除了置於 -20 ℃者仍有活性外,其它處理皆已失去活性。利用不 同分級沉降濃縮方式, 測試濃縮後 HC 之活性。 以含 8 %( W/V ) PEG 6,000 沉降所得之 HC 活性較佳。進一步利用 Sepharose CL-6B,DEAE 52 cellulose 及 oligod ( tT ) cellulose 純化 ZYMV-HC,並同樣以桃蚜測試其傳毒率,以作為 HC 活性之分析。 將含 HC 上澄液, 流經 Sepharose CL-6B 管柱,在波長 280nm 鑑視下,收集三個不同分子量吸收峰試液,經桃蚜測試結果,發現在第二個吸收峰 範圍試液中具有 HC 之活性有互補關係,因此進一步將其試液排列組合測試,結果 顯示並無增強或抑制的現象。收集濃縮第二吸收峰試液,流經 DEAE 52 cellulose , 以去除帶負電之蛋白成分後,將此具 HC 活性存在之試液, 再以 oligo ( dT ) cdllulose 進一步純化, 發現其比活性顯著提昇約 517 倍。 另外, 以 Sepharose CL-6B 測試 HC 原性蛋白之分子量, 得知具活性之 HC 分子量約 100K ,而經由 10 % SDS-PAGE 和 western blct 測試後所得,不具活性之 HC 分子量 約為 50K。 欲瞭解 HC 在寄主組織內出現的時間及分布狀況,因此以 HC 之 F ( ab' ) 2-FITC 標識抗體,測試經汁液或蚜蟲接種之南瓜苗葉片,結果顯示經汁液 接種之接種半葉,在接種後第 9 小時, 上表皮層細胞始有螢光反應出現,而經由 桃蚜接種者,則需至 24 小時始可出現螢光反應;然而在上位葉的葉肉細胞,經汁 液接種者需經 24 小時後始可發現微弱螢光;而經桃蚜接種者,需至 48 小時才有 微弱螢光反應; HC 在上下表皮層細胞內之濃度,較葉肉細胞內之濃度為高,尤其 是在下表皮層細胞之濃度,又高於上表皮層細胞內之濃度。 #9306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