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10月至1993年1 月,在全省13個縣市126 個羊場,採集502 欄的糞便樣本 進行球蟲種類分類鑑定調查。結果所有羊場皆有1∼9種不同球蟲種類寄生。不同 的球蟲在各羊場中的檢出率依序為:Eimeria arloingi 100﹪(126/126)、E.hirci 94.4﹪(119/126)、E. alijevi 81.0﹪(102/126)、E. ninakohlyakimovae 80.2﹪ (101/126)、E. capria 77.8﹪(98/126)、E. christenseni 77.8﹪(98/126)、E. caprovina 32.5﹪(41/126)、E. apsheronica 22.2﹪(28/126)、E. jolchijevi 20.6﹪(26/126)。球蟲在不同年齡層分別以0∼2月齡,3∼12月齡及>12月 齡區分則其檢出率(﹪)分別為:44.4─96.5─88.3、22.2─78.0─74.9、20.6─ 64.0─42.3、20.6─59.0─37.2、20.6─56.0─40.0、28.6─58.0─33.1、1.6─ 19.0─8.4、4.8─8.0─5.0、3.2─9.5─7.5。 動物接種試驗以4週齡的仔羊9隻分成組4組,經口給予Eimeria arloingi 103 -106 個芽胞化卵囊,經臨床觀察並進行血液學、血液化學及病理學的變化檢查 。仔羊在接種後第8-13天開始出現下痢,可持續1至15天。卵囊檢出的平均 時間為14天,每克糞便所含的卵囊數在高峰期時可超過10。相對增重率在各實 驗組為:36.7﹪(10感染組)、19.3﹪(10感染組)、25.2﹪(10感染組) 及20.7﹪(106 感染組)。血液檢查結果呈現嗜酸性球增多症、淋巴球增加、平 均紅血球容積及血漿膽固醇上升、鎂離子及總二氧化碳下降。病理組織病灶主要在 小腸部份,呈多發性局限性的糜爛、潰瘍、白班及息肉組織。由腸粒膜下層的淋巴 小結中發現有大量的球蟲卵囊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