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20: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才富
研究生(外文):Tsi-Fu Hsiao
論文名稱:二硫化碳為硫源有機金屬成長硫化鋅機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Growth Mechanism of ZnS Grown by MOCVDusing carbon disulfide as sulfur source
指導教授:李中夏李中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ng H.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材料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二硫化碳硫化鋅硫化氫
外文關鍵詞:Carbon disulfidehydrogen sulfideZ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使用二硫化碳 ( carbon disulfide ) 為硫源,二乙基鋅 (DEZ)為
鋅源,以有機金屬氣相化學沈積法(MOCVD) 於 n-type(100)矽晶片及康
寧7059系玻璃上,成長硫化鋅薄膜,藉改變基板溫度,反應室壓力,反應
物莫耳比及平衡壓力的氫氣流量等實驗參數,觀察這些參數對薄膜成長率
,結晶性,表面形態光學性質及電性之影響,來探討其成長的機構。由實
驗結果顯示: 薄膜之成長率隨反應室壓力升高而升高,而在成長溫度較高
時隨成長溫度上升而成長率下降,但再增加氫氣之流量降低反應物濃度後
卻增加薄膜的成長率,證明成長率對溫度及壓力之依存性,並非單純與反
應物之吸附係數有關,而與二硫化碳分解形成硫化氫之分解率有關,因此
,二硫化碳 先分解形成硫化氫 再與二乙基鋅反應形成硫化鋅為可能之反
應機構。利用二硫化碳為硫源成長硫化鋅,成長率最高點依加入之氫氣多
寡而變化,加入之氫氣愈多,成長率有往低溫低壓移動的趨勢,其結晶性
則為沿基板方向之擇優方向複晶,而其折射率與電阻率隨成長溫度升高而
上升,其最高值分別為 2.3 及3.1 X10 M?cm Zn/S原子莫耳比與/ 二乙
基鋅流量比,基板溫度及氫氣流量有關,當溫度於攝氏150 度總流量150
sccm及二硫化碳/ 二乙基鋅流量比等於10時,可得Zn/S約等於1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