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2: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全志
研究生(外文):Chuan-Chih Kao
論文名稱:複合材料薄壁樑結構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analysis of laminated composite thin-walled beam structures
指導教授:景鴻鑫景鴻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ng-Sying J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複材薄壁樑剪力變形扭轉翹曲
外文關鍵詞:Laminated Composite Thin-Walled BeamShear DeformationTorsional Warp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複合材料最吸引人的特點,莫過於高強度-重量比和高勁度-重量比,但
由於勁度的高度偶合效應,時常發生的翹曲(warping) 變形 ,及不可忽
略的橫向剪應變,使得分析上徒增困難。因此在複合材料薄壁樑上,中性
面上的剪力應變及扭轉翹曲,是非常重要的,時常主宰著薄壁樑變形方
式 。而Wu 和Sun 發展的薄壁複材樑元素,乃修改 Vlasov型式的等
向性材質薄壁樑理論的基本假設,假設一,薄壁樑之橫截面輪廓外形,在
其自己的橫截平面上不會發生變形,假設二,開截面樑之中性面上之剪應
變可以忽略不計。但因複合材料剪力係數較小,故假設2 之剪力應變自然
不能忽略不計,於是我們就修改假設 2,令橫截面繞平行此橫截面之兩軸
的轉角為獨立變數,使其包含剪力應變,然後再修改假設1 ,使其較合乎
真實情況,因此複合材料薄壁樑理論就包含了,中行面上的剪力應變及扭
轉翹曲,發展而成一每個元素有兩個節點,每個節點有10個自由度的複合
材料薄壁樑元素。此理論乃適合任何截面形狀的開截面及閉截面樑,任何
疊層順序及任何邊界條件。而本文乃利用此理論對複合材料薄壁之樑,板
及單曲率殼做一靜態及動態分析,並與相關的殼元素及實驗值比較,結果
顯示,本元素之性能依結果看來相當優異,值得進一步推廣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