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09: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耿彰
研究生(外文):K. J. Liang
論文名稱: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分析及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Satellit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s Design
指導教授:陳介力陳介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 L.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衛星姿態
外文關鍵詞:SatelliteAtti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所謂衛星姿態控制是使得衛星在太空中達到且保持某一姿態的過程。因此
,它包含了二個領域,一個就是使得衛星不受外界環境的干預,保持在所
希望的姿態,稱之為姿態穩定。而另外一個領域便是使得衛星從一個姿轉
換成另外一個姿態,稱之為姿態轉換。早期的衛星大部份是為剛體,故其
姿態可以藉由被動式的姿態控制 ( passive attitude control)方法來完
成,例如旋轉穩定 (spin stabilization),梯度穩定 (gravity
gradient stabilization).... 等 。但由於近年來衛星的結構越來越巨
大且複雜,其所執行的任務與所具備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因此,被動式的
姿態控制方法已經無法再滿足我們的要求。所以主動式的姿態控制方法,
在近幾年來被廣泛的討論著。例如:利用動量轉輪( momentum wheel ),
推進器(thruster)...等 。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任務的要求,衛星上所提
供的電能也勢必相對的增加。由於衛星上的電力主要是由太陽能轉變而來
,因此,為了吸取足夠的太陽能產生足夠的電力,我們必須針對太陽能板
的姿態加以控制。但由於太陽能板具有相當的撓性,因此衛星在做姿態改
變的時候,會引起太陽能板的振動,並進而影嚮到衛星上負載的精確度。
所以在改變太陽能板姿態以獲取足夠太陽能的同時,也要對其所造成的振
動加以控制。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對具有撓性太陽能板及剛性中心體之
人造衛星的姿態控制系統加以分析及設計。我們希望在衛星作姿態轉變時
,亦能對太陽能板的振動加以控制,以免影嚮衛星上負載的精確度。首先
我們對衛星的模型加以分析,並利用拉格藍 日 方 程 式 (Lagrange's
equation) 推 導 出 其 運 動 方 程 式。再 把 太 陽 能 板 看 成
一 根 懸 觱 樑 , 並 進 而 探 討 樑 之 扭轉 振 動 (torsional
vibration) 及 曲 向 振 動 (bending vibration)的 特 徵 函 數 及
自 然 頻 律 。 有 了 特 徵 函 數 及 自 然 頻 律後 , 便 可 得
到 整 個 衛 星 系 統 在 太 空 中 的 旋 轉 運 動 模型 。 再 利
用 線 性 高 斯 平 方/迴 路 傳 遞 重 現 設 計 方 法 design
approach ) 設 計 ㄧ 控 制 器 使 得 衛 星 不 但 能依 我 們 希 望
改 變 姿 態 並 同 時 能 對 太 陽 能 板 的 震 動 加以 壓 制 是
利 用 線 性 平 方 高 斯 方 法 來 針 對 衛 星 模 型 設計 控 制
器 。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tend toward larger and larger
spacecraft. At the same time, the mission requirements are more
and more complex satisfy all kinds of requirements, the power
required in the spacecraft is increased. In other words, the
orientation of large flexible solar panels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ovide enough power without influences on the pointing
accuracy of the payload. That is, an active control should be
used to achieve all kinds of tasks with good vibration
suppression. Early spacecraft were mostly rigid, and their
attitude motion was controlled by passive means, such as spin
stabilization or gravity-gradient stabilization. Meirovitch, L.
did the firdt works in which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spinning spacecraft considering of a rigid body with flexible
appendages were derived. About the same time, in the mid-1960s,
a formalism was being developed for deriving the attitud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a spacecraft consisting of a number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bodies arranged in a "topological tree."
The formalism was extended to the case in which the
interconnected bodies were flexible and to the case in which
the sapcecraft is stabilized by means of active control.
Another approach to the deriv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suitable not only for spacecraft structures but also for
aircraft and civil structure, is known as component-mode
synthesis or substructure synthesis. This approach regards the
structures as collection of substructures, eash one
represented by a limited number of degrees of freedom. Hence,
the method represents not only a modeling technique but
trunction procedure as well. It should be observed that the
approach of Ref. 1 can be regarrded as an example of
substructure synthesi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